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近代以来,随着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的扩散以及化肥等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全球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全球粮食供给总量与需求量基本实现平衡。但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2022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受饥饿影响的人数达8.28亿,同比增加约4600万,饥饿人口在全球所占的比重约为9.8%,相当于全球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面临饥饿的影响,饥饿、营养不良、粮食不安全在今天依然威胁着人类。各个国家和地区粮食资源分配不均衡、粮食供应链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的主要因素。
中国人口众多,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的粮食解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并努力发展食物多样化生产,调整食物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进而“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2020年底,中国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史上首次整体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生存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建国初期,中国年粮食产量仅有1.1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为209公斤,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后进行的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大量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粮食生产快速恢复,产量快速提升。197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3.05亿吨,人均占有量为317公斤,分别较1949年增长了169.91%与51.67%。但整体来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仍然处于绝对短缺状态,粮食供求关系维持需求抑制的紧平衡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农户家庭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国粮食产量以“增几年,减一年”的态势快速增长,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为5.12亿吨,较1978年增长了68.1%,较1949年增长了352.62%。中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九十年代后期,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各地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耕地面积由1998年的113787.4千公顷减少到2003年的99410.37千公顷。另一方面,粮食价格长期低迷,种粮收入减少,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降至4.31亿吨,仅相当于1992年水平。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三农”工作,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农村税费体制改革(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宣布取消农业税)的推进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各种政策补贴、最低保护价、托市收购等)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减(免)税增保、一减(免)一增”的方式,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逐渐开放粮食市场,建立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使得中国粮食安全在数量与总量上保障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为经济平稳发展和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实施在立足国内的坚实基础上,注重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2020年,由于饲料加工需求向好、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玉米价格空前大涨,随着政策性玉米库存余量出清,玉米走向“后临储”时代,中国粮食安全迎来新一轮的博弈。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数量问题与总量问题,更在于质量与结构。
“粮食”在中国一直是对用于充饥的大田作物产品的统称,目前,国家统计局对粮食的统计包括谷类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等)三大类,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一方面,粮食作物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粮食作物还能作为食品工业的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约为14.12亿人,解决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长期来看,中国粮食产需紧平衡态势将长时间维持,粮食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增产边际成本增加、库存设施水平不高、收储及加工方式不精细等问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伴随着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在当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世界格局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数据,从中国粮食产业生产、消费、进口等角度进行分析,为从事粮食产业科研、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近年来,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17000千公顷附近小幅度波动增长,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内蒙古等省域。2022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8332千公顷,同比增长0.59%;与2012年的114368千公顷相比,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3963.96千公顷,增幅约为3.47%。中国耕地总面积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大国小农的人地紧张关系将长期存在。
2. 得益于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单产水平的提升,中国粮食产量长期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12年至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从61222.62万吨波动增长至68653万吨,增长了7430.38万吨,增幅约为12.14%,增长幅度及稳定性均明显强于播种面积。其中,与2012年相比,谷物产量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31%;豆类作物产量所占的比重约为3.42%增长了0.68%;薯类作物产量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37%。
3. 从市场价格来看,近年来,一方面,由于饲料粮供应偏紧,中国大豆、小麦、玉米及三种粮食平均市场价格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中国大豆月均市场价格增长了2.56%;小麦月均市场价格增长了19.9%;玉米月均市场价格增长了11.98%;三种粮食月均市场价格增长了9.16%。而另一方面,国内谷物市场供求总体宽松,稻谷价格呈波动下降趋势,稻谷月均市场价格下降了2.59%。?
报告目录1. 现状及趋势
1.1. 粮食生产能力
1.2. 粮食供需平衡
2. 竞争格局
2.1. 地域分布
2.2. 时间分布:早稻、夏粮、秋粮
2.2.1. 早稻
2.2.2. 夏粮
2.2.3. 秋粮
2.3. 主要种类:谷物、豆类、薯类
2.3.1. 谷类作物
2.3.2. 豆类作物
2.3.3. 薯类作物
3. 粮食行业产业链概况
3.1. 产业链结构
3.2. 上游行业现状及趋势
3.2.1. 种业
3.2.2. 化肥行业
3.2.3. 农药行业
3.2.4. 农机行业
3.3. 下游行业现状及趋势
3.3.1. 加工
3.3.2. 国内贸易
3.3.3. 国际贸易
4. 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4.1. 资源环境:耕地面积、水资源
4.2. 单产水平
4.3. 成本收益
4.4. 粮食储备
4.5. 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4.6. 粮食浪费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2: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4: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5: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变化趋势
图表6: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区域分布
图表7:中国粮食产量区域分布
图表8:中国各省域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图表9:中国粮食生产规模季节分布
图表10:中国各季节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图表11:中国早稻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12:中国早稻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3:中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4:中国早稻生产区域布局
图表15:中国夏粮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16:中国夏粮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7:中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18:中国夏粮生产区域布局
图表19:中国秋粮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20:中国秋粮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21:中国秋粮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22:中国主要粮食种类分布
图表23:中国主要粮食种类单位面积产量
图表24:中国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25:中国谷类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26:中国谷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27:中国谷类作物种类分布
图表28:中国主要谷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图表29:中国豆类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30:中国豆类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1:中国豆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2:中国薯类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
图表33:中国薯类作物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4:中国薯类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5:中国粮食产业链结构
图表36:中国农用氮、磷、钾化肥产量及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变化趋势
图表37:三种粮食全国平均每亩化肥施用情况
图表38:中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39:中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变化趋势
图表40:中国主要粮食产品收购价变化趋势
图表41:中国三种粮食市场价变化趋势
图表42:全球主要粮食产品期货价格变化趋势
图表43:中国粮食进口规模变化趋势
图表44:中国粮食出口规模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