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榴莲又名榴梿、韶子、麝香猫果,属木棉科常绿乔木,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是最高大的热带果树,树干最高可达40多米。果实椭圆形,足球大小,一般重2~3千克,果皮坚实,外面是木质状硬壳,密生三角形刺。成熟的果实肉色淡黄、黏性多汁、酥软味甜,有人评价榴莲闻起来像臭鸡蛋,吃起来像臭豆腐,口感有点像雪糕,初尝有异味,再食则清凉甜美,回味甚佳。除鲜食外,经初加工的榴莲干、榴莲粉以及榴莲酱,深加工的各类榴莲甜点、零食和饮料等榴莲产品也在国内市场蓬勃发展。
榴莲的得名寄托了人们“流连(榴莲)忘返”的思乡之情。据传,郑和率船队三下南洋,由于出海时间太长,船员乡愁浓郁。有一天,郑和在岸上发现一种奇异果子,带回几个同大伙一起品尝,许多船员吃后对这种水果赞不绝口,竟把思乡的念头一时淡化了。有人问郑和:“这种果子叫什么名字?”他随口答到:“流连”。榴莲与流连同音,后来人们就将它称为“榴莲”。
由于很多人受不了榴莲刺激的气味,对榴莲味道的评价呈现两级分化的态势,但榴莲的高营养价值却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享有“水果之王”的美誉。榴莲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核黄素、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滋阴强壮、疏风清热、利胆退黄、开胃促食欲、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榴莲属于纯热带作物,喜炎热湿润气候,需求产地日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雨量不低于2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约在75%~85%之间,土壤的pH约为5.5~6.5。由于榴莲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我国仅海南、广东和云南部分地区可发展规模化榴莲产业,在不能满足终年高温的地区,榴莲无法种植或者不能结果,即使结果,生产的果实品质也比较差。此外,榴莲生长周期较长,榴莲树需要4~8年才能结果。我国国内尚未实现较大规模的榴莲种植,目前仅在海南地区发展小规模商业化种植,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品种适应性、丰产性、果实品质特征等有待试验,国内市场供给仍然依赖进口。
全球榴莲产区主要集中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其中,泰国和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两个榴莲生产国,两国榴莲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90%。由于马来西亚本国的榴莲需求巨大,全球榴莲贸易市场以泰国榴莲为主,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榴莲99%都进口自泰国。
泰国榴莲有200多个品种,普遍种植的品种有50多种,其中比较知名的商业化品种有金枕、青尼、长柄、甲仑等。
本文基于云果产业大脑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中国榴莲进出口数据,从进出口榴莲贸易变化趋势、市场分布等角度为从事榴莲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化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我国榴莲进出口商品以鲜榴莲为主,且贸易逆差明显。在进口方面,进口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我国鲜榴莲进口量达82.16万吨、进口金额42.05亿美元,与2017年相比,进口量增长59.72万吨,增幅达266.16%;进口金额增长36.53亿美元,增幅达661.78%。在出口方面,我国出口市场主要由进口量供给,常年充当着贸易通道的角色,近5年来,2019年出口规模最大,出口量为6.94吨,出口金额0.68万美元,但2020年、2021年出口规模快速衰减。
2. 国内分布情况:从进口量来看,广东、广西、重庆、云南、浙江、湖南是我国近年进口量依次排名前6的省域,年均鲜榴莲进口量均在1万吨以上。其中,两广地区(广东、广西)近5年的榴莲累计进口量在全国所占比重约达73.39%,进口总金额所占比重约69.73%。从出口来看,近5年间,国内出口榴莲的省域有广东、黑龙江、新疆,3省域累计出口量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3.45%、13.3%、3.25%,出口总金额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5.74%、32.16%、12.1%。
3. 贸易伙伴:近5年来,我国99%以上的榴莲进口自泰国,极少部分进口自越南和马来西亚。2021年,我国自泰国进口水果210.49万吨,其中,鲜榴莲进口量82.15万吨,所占比重达39.03%,约占泰国2021年榴莲年产量的63.75%。我国榴莲出口主要销往澳门地区、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其中,销往澳门地区的榴莲所占的比重常年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