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猪是猪科猪属的杂食类哺乳动物,主要分为家猪和野猪。家猪是指欧亚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饲养多供食用的亚种。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猪已经作为财富的象征在我国被广泛地养殖;在商、周时期,为了让猪专心养膘长肉,先民更是创造性地发明了阉猪技术;至秦汉时期,养猪已经不仅可用于食用,也可用于积肥,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逐渐代替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追求把猪肉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其中以烤乳猪(南北朝)、金华火腿(唐朝)、东坡肉(宋朝)最为出名。明末清初时期,中国家猪在国际市场上是与丝绸、瓷器、茶叶同样火爆的“热门货”,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欧美畜牧史,就是欧美国家引进中国猪种,改良自家猪种的历史。猪不仅肉质鲜美,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其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即猪鬃),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要原料。且由于猪鬃原料不可能由人工合成,是一种无法人工替代的天然产品,天然猪鬃市场长盛不衰,我国猪鬃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清朝时期,我国猪鬃出口是出口关税收益的大头;近代以来,我国猪鬃出口持续飙升,更是成为我国外交的重要底牌。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生猪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1949-1984);市场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5-1997);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1998-2004);以及当前所处的现代化转型升级阶段(2005至今)。
建国初期,主要农副产品实行有计划的统购统销政策。生猪生产实行“调五留五”政策,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种、料、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肉食品供给匮乏,人均猪肉消费很低。截至1984年,全国猪肉产量1445万吨,人均占有量仅13.84千克,肉食品种也相对单一,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93.78%。
改革开放后,生猪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逐步取消生猪派养派购,实行自由上市,随行就市,按质论价,生猪购销政策放开。随着“菜篮子工程”和生猪产销经营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居民猪肉消费大幅提高。1997年,全国猪肉产量3956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29.09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68.3%,1985到1997年猪肉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7%。
1998年以来,生猪养殖从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向数量质量并重、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转变,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经历前一阶段的较快速发展后,产量大幅提升,产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生产效率、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要素。
2005年以来,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主要呈现为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地及销区更加集中、环保升级、食品安全升级以及生产效率升级。
猪肉是我国餐桌上最为普遍的动物性食品,其味甘性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猪肉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且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产业链汇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兽药疫苗、肉制品加工、冷链储藏运输以及餐饮零售等多个环节,涉及多个行业的存续发展;保障全国各地的猪肉供应,稳住全国猪肉价格,切实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就是捍卫人民的幸福生活,端好“肉盘子”关乎国计民生。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我国生猪产业出栏量、猪肉产量、进出口、价格、成本收益等数据,从我国生猪产业生产、消费、成本收益等角度为从事生猪产业科研、育种、养殖、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核心观点 CORE OPINIONS
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每年生产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猪肉,在经历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我国猪肉生产能力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2021年,生猪出栏量为67128万头,猪肉产量为5296万吨,四川、湖南、河南三个省份猪肉产量在我国排名前三。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首次达到60%,但仍然存在整体集中率水平不够,产能供应阶段性偏紧等问题,4家头部企业(牧原、正邦、温氏、新希望)2021年累计销售生猪7838.52万头,合计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比重为11.68%。
2.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国,2019年,我国猪肉食物供应量达5440.16万吨,在全球所占的比重达72.77%,2011年至2019年人均食物供应量8连增。在我国的猪肉消费结构中,98%的猪肉供应食用,加工和出口所占的比重比较小。2021年为近年出口量最低的年份,出口量为0.25万吨、出口金额0.14亿美元,以广东省保障我国香港地区的猪肉供应为主。2021年,我国猪肉进口量再创新高,主要进口省市为上海、广东、山东,主要进口来源地为西班牙、巴西、美国。
3. 2021年,经济环境整体向好,生猪产业规模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对“猪周期”的平抑能力将得到加强,国家和地方出台了诸多政策助力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在生猪养殖产业链条上游,全国猪饲料产量13076.5万吨,同比增长46.6%;但我国生猪平均胴体重仅为58.9公斤/头,为全球平均水平的81.02%,与种猪繁育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相对较大的差距。在中游,疫病防治方面,我国报告发生15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累计扑杀生猪0.36万头;在养殖成本方面,生猪养殖成本全年持续下滑,猪粮比价前三季度持续下滑,四季度有所回升。在下游,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26484.89万头,同比增长62.9%,创下近5年内最高屠宰量。
报告目录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能
1.1.1. 全国
1.1.1.1. 生产能力
1.1.1.2. 稳产保供能力
1.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1.1.2.1. 猪肉产能
1.1.2.2. 生猪产能
1.2. 需求市场
1.2.1. 消费量及消费结构
1.2.2. 国际贸易
1.3. 价格
2. 生猪养殖产业链分析
2.1. 行业发展环境
2.1.1. 政策环境
2.1.1.1. 疫病防治
2.1.1.2. 种猪繁育
2.1.1.3. 生猪养殖
2.1.1.4. 屠宰加工
2.1.1.5. 市场调节
2.1.2. 经济环境
2.2. 上游:饲料及育种
2.2.1. 饲料
2.2.2. 育种
2.3. 中游:生猪养殖
2.3.1. 疫病防治
2.3.2. 养殖成本
2.3.3. 龙头企业
2.3.3.1. 牧原股份
2.3.3.2. 正邦科技
2.3.3.3. 温氏股份
2.3.3.4. 新希望
2.4. 下游:屠宰贩卖
2.4.1. 屠宰
2.4.2. 贩卖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猪肉产量占比情况变化趋势
图表2:2020年全球猪肉产量Top10
图表3:2020年全球生猪存栏量Top10
图表4:中国生猪出栏量变化趋势
图表5:中国猪肉产量变化趋势
图表6:中国生猪存栏量变化趋势
图表7:中国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变化趋势
图表8:2015年至2020年各生猪生产发展区域猪肉产量变化情况
图表9:2015年至2020年各省、市、自治区猪肉产量变化情况
图表10:202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猪肉产量排名
图表11:全国猪肉年产量排名前五名省份变化情况
图表12:全国猪肉产量市场集中率变化趋势
图表13:2020年各省、市、自治区生猪存栏量排名
图表14:2021年生猪出栏量排名
图表15:“十四五”生猪产业发展区域规划
图表16:2019年全球猪肉食物供应量Top10
图表17:中国猪肉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
图表18:中国猪肉人均食物供应量变化情况(g/天)
图表19:2019年中国猪肉消费结构
图表20:中国猪肉进口情况
图表21:2021年中国猪肉出口省份
图表22:2021年中国猪肉出口销往地区
图表23:中国猪肉进口情况
图表24:2021年中国猪肉进口省份
图表25:2021年中国猪肉进口来源地
图表26:活猪(中等)、仔猪(普通)、猪肉(去骨统肉)价格(元/公斤)变化趋势
图表27: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中间价)变化趋势
图表28:生猪养殖产业链
图表29:2021年全国猪饲料产量排名
图表30:饲料加工企业
图表31:2020年全球生猪平均胴体重Top10
图表32:2021年二元母猪销售价格及仔猪价格变化趋势
图表33:各省、市、自治区生猪产业地理标志农产品项数排名
图表34:2021年全国猪粮比(生猪出场价格/玉米批发价格)变化趋势
图表35:2021年全国猪粮比价变化趋势
图表36:2021年上市猪企生猪销售情况
图表37:牧原股份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趋势
图表38:正邦科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趋势
图表39:温氏股份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趋势
图表40:2021年新希望集团生猪销售情况变化趋势
图表41:新希望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变化趋势
图表42:生猪屠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