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积分:0
开通VIP会员 · 享八大权益
未开通
农小蜂VIP , 您的专属数据定制管家
立即开通
退出登录
艾格农业:“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产品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艾格农业
2020-03-09
2135 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
首页 产业资讯 产业资讯 内容详情

文章由艾格农业乳业、生猪、家禽、食糖、水果分析师联袂推出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扩散,采取了封城封路、延迟复工等严格防控措施,也同时给我国各行各业以及民众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农业生产同工业生产相比具有显著区别:(1)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播种、育苗、插秧、收获,甚至加工(甘蔗等),都具有鲜明的季节性;(2)畜牧业的核心是畜禽,作为“活”的生命体,养殖需要购买饲料,满足畜禽每天饮食的需要;肉畜禽到期就要及时出栏;奶牛还要每天挤奶等;(3)乳品、肉类、水果、蔬菜等都是生鲜品,有严格的保鲜期。所以,“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产品产业带来的直接损失将远远大于一般工业企业。


01 奶牛养殖场直接进行“牛奶”喷粉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1.1“新冠肺炎”使乳品消费大幅度下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前两个月,常、低温液态乳制品销量都出现大幅下滑,乳品企业销量普遍下降,企业春节期间销量同比降幅在10%-80%之间。估计乳制品总销量同比下滑50%左右。乳制品各消费和销售渠道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1)前两个月居民“走亲访友”明显减少,乳制品礼赠性购买大幅下降。用作“礼品消费”的乳品购买量一般占每年春节期间居民家庭乳品购买量的25%左右,2020年春节期间居民家庭用于礼赠的乳品购买量明显下降,占比也大幅下滑到7%以下。特别使高端奶制品较基础产品的下滑幅度更大。


(2)“订户”渠道销售下滑严重:送奶员不能返工,配送能力下降,社区不让送奶员进入,订户要求延期,不能摆台征订等对居民家庭订户销量有着巨大影响。营养配餐公司、集体食堂、学校幼儿园医院等订户渠道流失。


(3)大卖场下滑严重,靠近居民社区的便利店、小超市、果蔬店的乳品销量下滑情况好于大卖场。


(4)主流电商渠道乳品销售也出现下滑,主要是受到快递物流能力制约。总体来看,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电商渠道乳品销量及占比将加快提升。


(5)奶吧乳制品销量剧减。根据山东省奶业协会统计,在山东各种大小奶吧有1000多家,基本上不能按期开业,已经开业的销量也极少,不到平时的十分之一。


(6)学生奶销售由于开学延迟而停顿。


(7)高端酸奶、乳酸菌饮料销售的特殊渠道,如餐饮店、电影院等,销量几乎为零。


另外,“新冠肺炎”也诞生了新的销售渠道:社区团购。小区封闭式管理后,社区团购成为消费者尤其是湖北地区消费者主要购物方式。


预计上半年全国乳制品销量同比下滑20%左右。


1.2 奶牛养殖场困难重重,员工工资减半发放度难关


“新冠肺炎”对我国奶牛养殖业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饲料储备和供应出现短缺


封村、封路使得物资无法正常运输,对牧场奶牛饲养造成严重影响。豆粕、蒸汽压片玉米、膨化大豆、苜蓿草、燕麦草、糖蜜等供给不足,迫使牧场及饲料加工厂频繁变更饲料配方;另外,兽药、防疫物资的贮备有限,也将影响后期防疫。


(2)生鲜乳销售困难,部分牧场生鲜乳价格下降


有的养殖场因交通不顺畅,保鲜期极短的生鲜乳无法及时运送到乳品企业;有的养殖场存在被拒收、限收的现象;有的牧场的生鲜乳只好进行折价销售。还有部分养殖场因鲜奶无法处理,只能将鲜奶倒掉,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牧场员工不能按时复工,影响牧场的正常运营


受到疫情的影响,牧场员工不能按时复工,影响了牧场的正常生产管理,生产、繁育和防疫计划无法实施。


(4)养殖场设施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受到疫情影响,各类人员不能正常流动,牧场内TMR设备、青贮采料机、奶厅、饲料运输、粪污处理等设备设施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不仅造成了操作上的不便,而且对设备、人员安全、牛只健康、生鲜乳质量具有潜在风险。


(5)牧场生产管理受到影响


在疫情防控期,牧场内犊牛、育成牛积压,牧场主动淘汰的牛只也不能及时的销售,部分企业超过了可容纳的最高数量,牛群密度过大。同时由于饲料资源的缺乏,部分牛只营养不良,导致动物发生代谢疾病,如产后瘫痪、肢蹄病、乳腺炎等,对后期生产的恢复具有一定的影响。


(6)养殖场防疫压力大,具有发生次生动物疫情的风险


由于养殖场管理人员和员工不能返场复工,不能正常实施防疫计划则牧场会增高发生口蹄疫的风险;场内疾病防控所需要的疫苗、消毒用品等物品的备货不足,对于场内需要淘汰的病牛、死牛等不能及时运出养殖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样会增加牧场内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


(7)养殖场牛奶销售不畅,喷粉能力差,营收大幅减少,员工工资只发50%。


1.3 生鲜乳价格出现回落


“新冠肺炎”疫情对生鲜乳产销及价格形成较大影响,2018年下半年以来开始的奶牛养殖业复苏的局面面临暂停,奶价出现回落。


(1)生鲜乳销售及运输受阻、喷粉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1月下旬以来多个省份出现倒奶现象。


(2)乳制品终端销售情况差,乳品企业库存压力大,生鲜乳需求下降。1月下旬开始,乳品企业对收购到部分生鲜乳喷粉处理,或者要求养殖场喷粉后企业再收购,生鲜乳需求减少。


(3)大中型乳品企业坚持对合同牧场一般按照原合同收奶,但合同牧场想要增加交售量将十分困难,牧场产能如有增加,需自行想办法处理。部分乳品企业停收或减量、降价收购非合同牧场的生鲜乳。


(4)众多中小奶牛养殖场户面临生鲜乳需求萎缩、价格下降、饲料成本上升的困难。


从奶牛养殖场自身情况来看,为最大程度降低损失,防止出现生鲜乳低价销售,甚至倒掉的现象,只有具有喷粉能力才能实现有效缓冲市场带来的重大冲击和影响。


02 生猪产业“雪上加霜”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影响我国猪肉的消费、供给和生猪养殖。


(1)猪肉消费量下降。目前为防止疫情感染,各地居民外出受到管控,猪肉采购行为明显减少,屠宰场鲜肉消费渠道中批发市场的销量占比下降较大,仅剩商超渠道支撑;另外,各地学校、企业等开学、开工延迟,团体消费也出现下降。预计3月份随着部分学校、企业的开学和复工等,外出消费的行为增多,猪肉消费量或将出现恢复性增长。


(2)猪肉供应量下降。受疫情影响,春节后国内多数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普遍延迟开工,但为了保障国内居民生活物资,2月下旬各地政府开始有计划的组织生猪屠宰企业进行复工。据我们了解,目前全国已有70-80%的规模生猪屠宰企业正常开工,但受各地封路影响,生猪调运受到一定的限制,且终端消费下降,销售订单减少,屠宰企业开工率仍维持低位。预计3月份随着交通运输的缓解,生猪调运量增加,以及消费量的恢复,屠宰企业开工率或将有所提高。


(3)非瘟疫情有加重风险。目前各地纷纷限制人员和车辆通行,生猪调运受限,部分猪场发生非瘟感染生猪后未能及时处理病猪,非瘟感染整个猪场的风险加大,猪场承担较大的疫情感染风险。3月份后天气逐渐转暖,届时随着交通运输的缓解,生猪调运量增加,非瘟疫情交叉感染风险加大,警惕猪场疫情再次大爆发。


(4)养猪企业的新建猪场普遍处于停工状态。为有效减少人群聚集,多地政府要求建筑施工延期,目前多数养猪集团的新建猪场普遍处于停工状态。但随着后期养猪集团陆续开工,或将赶上停工进程,整体来看,新型肺炎疫情对长期生猪产能的恢复进程影响不大。


03 肉鸡产业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3.1 黄羽肉鸡产业“减产能,控生产、谋转型”


黄羽肉鸡产业更依赖活禽交易市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多地相继采取了关闭活禽市场、封城封路、延迟复工等防控措施,使黄羽肉鸡产业损失惨重。


对养殖场来说,产品销售困难、饲料供应不足。一方面,山东、上海、江苏、云南、安徽等多个省份限制活禽交易,部分地区禁止活禽交易和屠宰,黄羽肉鸡的贩卖难度明显加大。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仓储、运输、生产企业复工推迟导致生产资料供应紧张甚至中断,导致饲料、兽药等物资运输受阻,饲料生产和运输供应不足,养殖场面临原料不足的巨大风险。


针对这种突发事件,广东、广西、贵州等禽业协会联合温氏、立华、湘佳牧业参皇等企业联合发起“减产能,控生产、谋转型”的倡议。


温氏股份作为黄羽肉鸡行业内的龙头老大,也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典范企业,率先示范,并实施减产,由于“温氏股份”能够维护合作养殖户的利益,所以减产措施易于实现。


2月下旬以来,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下降,部分省市逐步开放活禽市场,3月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黄羽肉鸡活鸡价格和鸡苗价格恢复正常。预计3-5月黄羽肉鸡供给依然低于正常水平、养殖效益有望维持盈亏平衡。6月以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肉鸡产业将恢复正常,补栏积极性将大幅提高,预计2020年全年黄羽肉鸡出栏量比2019年提高10%左右。


3.2、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严重冲击


2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蔓延,受交通不畅、企业复工难、屠宰场开工率低、终端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白羽肉鸡产业受到严重冲击,面临毛鸡销售困难、鸡苗滞销、鸡肉产品销售缓慢的困境。


(1)肉鸡出栏量下滑:受企业复工难、屠宰场开工率低影响,毛鸡出售困难。肉鸡出栏日龄由42天左右延长至50天左右;出栏体重由2.3-2.5kg/只增至2.80kg/只左右,成活率较前期下降1-2个点。2月份肉鸡出栏量减少至3.25亿羽,较正常计划下降25%左右,约1亿只肉鸡将延迟至3月份出栏。


(2)肉鸡养殖陷入深度亏损:2月肉毛鸡收购价格为6.17元/千克,环比下跌7.57%,同比下跌26.68%,肉鸡价格降至低谷。2月白羽肉鸡养殖亏损4.28元/只,养殖环节损失惨重。


(3)鸡苗滞销:2月份全国鸡苗销售率较未发生疫情前减少25%,鸡苗月度销量回落至3亿羽左右,环比下降25%左右。部分种鸡企业为了减少损失,通过强制换羽,调整生产节奏。


(4)屠宰产能不能完全释放:受工人到岗率低、鸡肉产品销售缓慢影响,大规模一体化企业开工率约50%左右,部分中小型独立养殖企业无法正常开工生产。


(5)鸡肉消费大幅下滑:鸡肉的主要消费渠道(集团、餐饮、食品加工)消费量量全面大幅下降,仅家庭消费量明显增加。预估2月份鸡肉总消费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30-40%。


近期随着道路解除封锁,市场逐步恢复流通,饲料供给不足的情况明显改善。2月中下旬毛鸡和鸡苗价格逐渐反弹,预计3-5月肉鸡供给依然低于正常水平、养殖效益有望维持盈亏平衡。6月以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肉鸡产业将恢复正常,补栏积极性将大幅提高,预计2020年全年肉鸡出栏量比2019年提高8-10%。


04 蛋鸡产业面临多重困境


2月“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续蔓延,受交通不畅、多地关闭活禽市场、企业复工难、屠宰场开工率低、终端消费低迷等因素影响,蛋鸡产业亏损严重,面临鸡蛋价格低、延长养殖周期、鸡苗滞销、鸡蛋消费低迷的困境。


(1)补栏积极性低、鸡苗销量下滑。受交通不畅、饲料供给不稳定、市场悲观情绪影响,养殖场补栏积极性低,2月份商品代鸡苗销量环比下滑35-40%,同比下降30%左右。


(2)被迫延长饲养周期、在产蛋鸡存栏增加。由于多地陆续暂停活禽交易且施行封路,饲料供给不稳定,且屠宰场开工率偏低,淘汰鸡实际成交量偏少,养殖场被迫延长蛋鸡饲养周期,部分地区强制换羽增多。2月在产商品代蛋鸡存栏环比上涨3.86%,同比上涨12.43%;


(3)鸡蛋需求量明显下降、库存压力大。在鸡蛋消费中56%为居民日常消费,26%为餐饮及食堂消费,18%为工业消费。本次疫情使得工厂及学校食堂延迟开工(开学),导致年后餐饮食堂及工业消费等集中性需求大幅减少,居民日常家庭消费量有所增加,整体鸡蛋需求量明显下降,主产区鸡蛋库存压力大。


(4)鸡蛋价格跌至谷底、养殖转入亏损。2月,主产区鸡蛋出厂平均价格为4.97元/千克,环比下跌26.79%,同比下跌16.47%,为2018年以来最低价格。蛋鸡养殖环节陷入深度亏损,每千克鸡蛋亏损(不含淘鸡)1.17元/千克。


近期随着道路解除封锁,市场逐步恢复流通,饲料供给不足的情况明显改善。2月下旬鸡蛋和鸡苗价格逐渐反弹,预计3-5月蛋鸡养殖效益有望实现盈亏平衡,不排除阶段性亏损。6月以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蛋鸡产业将恢复正常,鸡蛋价格逐渐走强,养殖盈利好转,补栏积极性将明显提高,预计2020年全年蛋鸡存栏量比2019年提高5-10%。


05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甘蔗的砍、运、榨、种


5.1“新冠肺炎”对广西蔗糖产业的影响


目前正值广西、云南甘蔗砍、运、榨、种关键时期。


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甘蔗春种春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据悉,今年全区计划新种和翻蔸面积385万亩,目前完成种植132万亩,占比34.3%,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49万亩,总体进度延迟半个月左右。


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各地对交通严加管控,蔗种、化肥等物资调运受到影响;二是农机合作社、机械操作工人未能按时复工,影响折地耕作;三是人员流动受到严格控制后,劳动力大大减少,甘蔗砍收有所延迟,没办法腾出地块,影响了今年的翻蔸新种。


另外,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村屯进行了封闭式管理,人员流动受限,外地农民工无法进入蔗区,甘蔗砍收劳动力不足,砍收进度受到影响,同时甘蔗砍运车辆运输不够通畅,影响到糖厂原料供应。


以甘蔗主产市崇左市为例,疫情期间每天平均入榨甘蔗12万吨,比正常时期的16万吨减少4万吨,减幅达25%。据初步统计,本榨季全区开工71家,已收榨7家,另有4家糖厂因疫情影响停榨,目前正在抓紧恢复生产。


5.2“新冠肺炎”对云南蔗糖产业的影响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对云南蔗糖生产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甘蔗原料收获与加工难以正常运行,产品出场销售不畅。因劳动力和运输受限,原料供应不能满足企业加工的需要,包括各大制糖企业集团在内,许多糖厂只能勉强维持,部分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估计停产待料的企业约占20%;同时,由于交通运输不正常,食糖产品难以顺利出厂销售,导致积压。


(2)甘蔗新鲜度差,制糖加工质量下降。因糖厂原料收获入厂时间从1-2天普遍延长到3-5天,难以达到24小时甚至48小时入榨的要求,原料新鲜度明显变劣,糖分损失加重。


(3)冬春新植甘蔗栽种计划难于落实。云南年均甘蔗种植面积430万亩,其中新植蔗面积占30%,常年的冬春新植甘蔗在100万亩左右,受疫情影响栽种进度大幅减缓,部分企业完成率不足20%。


(4)生产资料运输成本加大。由于车辆运行受限,农用物资和种苗等运输更困难,需要绕过封路地段,运距增加、运输时间延长,据调查,封村封寨断路后运输车辆绕道距离平均增加10公里,平均运蔗成本上升10元/吨。


06 “新冠肺炎”致使全球水果价格大幅回落


2019年我国进口水果720万吨,其中自泰国、越南、菲律宾、智利和厄瓜多尔的进口量处于前5位,进口量分别为169.5、142.8、124.2、48.0和45.9万吨;进口金额117亿美元,其中自泰国、智利、美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的进口处于前5位,进口金额分别为33.2、19.6、9.7、8.8和7.8亿美元。


受 “新冠肺炎”的影响,港口关闭时间延长,需求量减少等原因,全球水果价格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目前价格波动最大的有泰国红肉火龙果(下跌86%)、马来西亚榴莲(下跌50%)、南非柑橘(下跌38%)。


6.1、“非冠肺炎”对水果供给端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1)人工不足,农事操作不及时。疫情之后,农村开始封路,农民也尽量不出门,导致了水果种植管理方面的劳动力严重匮乏。劳动力匮乏导致的农事操作不及时,一定会影响后期水果的品质和产量。


(2)道路受阻,农资物料不及时。农村进行了交通管控,限制了农资物料的运输和供给,如化肥、农药及套果果袋等供给不及时也会影响水果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3)滞销严重,农民经济受影响。疫情之后,受道路交通管控,收购商减少等影响,农产品的销路受阻,尤其是应季水果如四川的春见等销售受到了很大影响,农民的水果经济收入会受到很大影响。农民亏本后,来年的有机肥、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必定会减少投入,不利于果业整体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4)资金紧张,果业企业遇挑战。水果种植企业的销量下滑,库存增大,现金回流延迟,现金压力增大,人工、流通和仓储的成本增大,果业企业生存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6.2、“非冠肺炎”对水果市场端带来哪些影响?


(1)传统市场受阻,线上水果经济迎来高潮。传统水果销售市场受到很大影响,如批发市场平时承载了90%水果销售流通量,但由于人员流量减少,目前水果等生鲜销售惨淡。同样,水果实体零售业也受到很大影响,如夫妻店、商超等销量都在减少。传统市场受阻,线上水果经济却迎来高潮,各类生鲜电商平台的订单量提升了2-3倍。


(2)休闲农业清淡,果蔬采摘经济断崖下跌。春节、正月十五等重要节日,本是休闲采摘的高峰时期,受疫情影响,采摘客户流量断崖式下降,休闲果蔬经济受到巨大影响。


6.3、“非冠肺炎”将对水果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非冠肺炎”将对后期的水果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营养、健康、安全的功能性水果市场空间巨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增强了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力是未来大众关心的问题,随着全民对健康诉求的不断提升,能够满足消费者健康、提升免疫力的功能性水果也会获得快速发展。


(2)线上消费对实体零售消费的替代速度变快。疫情发生后,水果连锁门店和商超的经营受限,线下经济消费低靡。同时,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以电商为代表的新零售将成为水果消费的主渠道。


(3)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水果行业结合的步伐加快。疫情发生后,水果的物理销售空间与渠道受阻,以“小程序、短视频”为代表的销售模式兴起,以水果的销售、运营、推广、服务的数字化和在线化为趋势的新模式逐步发展。与此同时,水果的大数据领域也必将逐步完善,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也会逐步应用于水果领域。


(4)水果冷链物流的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善。一直以来我国的冷链系统都不太完善,果蔬腐损率处于较高的水平。疫情加速线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冷链系统建设的脚步也必定加快,与线上消费匹配的生鲜冷链供应链系统将会更加完善。


(5)机械化、自动化、无人装备在水果种植、采摘、包装等环节会加速替代人工。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民外出务工,本身劳动力就不足,此次疫情更加暴露了劳动力短缺对水果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无人装备的相关产业会快速发展。


(6)水果种植结构会更加优化。种植单一品种的抗风险能力差,疫情到来,应季水果受到的影响较大,如果能够种植多品类的水果,或者同一水果不同上市期的品种,那么水果种植的抗风险能力将会加强。

推荐内容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永济香椿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24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长海虾夷扇贝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2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沙窝西红柿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23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赣县阳埠腐竹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21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太和红托竹荪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18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虞山绿茶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17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湘西黄金茶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1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鹿邑蒲公英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15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澄迈桥头地瓜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14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望谟八步茶
名特优新农产品
2025-04-14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nxf365
反馈建议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