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概况
张掖市位于北纬38度黄金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围绕打造百亿级绿色蔬菜产业集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2024年数据显示,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00.2万亩,产量389.2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17亿元,已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
二、发展特点
规模化种植格局形成:建成20个万亩蔬菜乡镇、150个千亩蔬菜村、10万亩供粤港澳蔬菜基地,规模化程度显著提升。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以甘州区党寨镇为例,设施蔬菜面积达2.6万亩,占该镇蔬菜总面积的51%,设施农业产值占比更高。
产业链延伸成效显著:从单纯种植向育苗、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培育10家年育苗能力5000万株以上的育苗企业,全市年集约化育苗能力达18亿株。
三、区域发展模式
临泽县"反季"蔬菜模式:利用设施农业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倪家营镇示范园的西葫芦、芹菜等。
甘州区产业集群模式:党寨镇形成5.1万亩蔬菜种植规模,年产30万吨,产值10.7亿元,成为村民致富主导产业。
高台县特色果蔬模式:发展人参果等特色品种,结合订单农业和零售经济,如宣化镇台子寺村的温室人参果种植。
四、技术创新与标准化
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广泛,如康翠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综合效益好的新品种。
技术服务体系完善,技术人员全程指导服务,保障产品质量(如高台县人参果种植案例)。
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为品质提升奠定基础。
五、市场表现
建立了稳定的粤港澳市场渠道,供粤港澳蔬菜基地达10万亩。
订单农业模式逐步成熟,降低了市场风险。
产品品质提升带来品牌溢价,如人参果"果型好、味道香"的市场认可。
六、发展建议
加强品牌建设:整合区域资源,打造"张掖蔬菜"区域公共品牌。
提升加工能力:发展净菜加工、冷链物流等环节,提高产品附加值。
拓展销售渠道:除粤港澳外,可开拓京津冀、长三角等高端市场。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持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七、前景展望
张掖市绿色蔬菜产业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随着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和产业链的持续完善,预计未来3-5年内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150亿元,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乡村振兴与产业兴旺的良性互动模式将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