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经济背景
2024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3002.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1.7亿元,增速达6.6%,显著高于第三产业(4.6%),农业对全省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在“四强”行动和“五量”文章政策推动下,农业产业呈现“粮食稳产保供、特色产业提速、畜牧业结构优化”三大特点。
二、核心产业表现分析
1. 粮食生产再创新高
总产量:全年粮食产量1296.1万吨,同比增长1.8%,连续多年保持增长。秋粮(949万吨,+2.1%)贡献显著,反映气候条件适宜及种植技术优化成效。
政策支持: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推广及补贴政策落实,夏粮(347.2万吨,+1.0%)与秋粮双增,为全省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2. 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蔬菜与水果:蔬菜产量1961.9万吨(+7.6%)、园林水果664.7万吨(+7.8%),增速均超全省GDP增速,表明设施农业和冷链物流配套完善带动效益释放。
中药材:产量160.5万吨(+7.8%),凸显“陇药”品牌优势,定西、陇南等主产区规模化种植趋势明显。
3. 畜牧业结构调整深化
肉类总产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169.6万吨(+8.6%),但存栏与出栏分化:
生猪:出栏965.3万头(+0.7%),存栏704.1万头(+1.2%),产能趋于稳定;
牛羊:牛出栏大幅增长9.8%(存栏降3.3%),羊出栏增12.3%(存栏降1.6%),反映市场需求驱动下养殖效率提升;
家禽:出栏量激增29.6%,产业链条延伸(如禽类加工)或为增长主因。
三、挑战与建议
畜牧业波动风险:牛、羊存栏下降需警惕后续供应压力,建议加强能繁母畜补贴和疫病防控。
特色产业附加值提升:中药材、水果产业需向精深加工延伸,避免低价原料外流。
科技赋能:扩大智慧农业(如节水灌溉、数字溯源)在粮食和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
四、展望
2025年,随着“六场战役”中乡村振兴战役的深入推进,甘肃省农业有望在粮食安全底线稳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形成“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多元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