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县位于广东省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茶文化历史,近年来在茶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简报旨在分析乳源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未来规划,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发展现状
乳源县茶叶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8740亩,其中人工栽培茶园约6400亩,年产量381吨,产值7048.5万元。乳源县已累计有30个茶叶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名特优新等称号,多个企业选送的佳品在业内大赛中屡获殊荣。此外,乳源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南岭国家森林公园等,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全县茶树以乳源大叶茶群体种为主,先后引入了乌龙茶、福云6号、金萱等品种。全县现有乳源瑶族自治县华瑶茶叶有限公司、乳源瑶族自治县丰禾茶业有限公司、乳源瑶族自治县乳游红商行等企业,6家合作社,25个家庭农场,100余户茶叶种植大户,茶农人均收入超2万元
二、产业特点
1. 地理与气候优势:乳源地处北纬24°-25°黄金产茶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生长。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得乳源茶品质上乘。
2. 品种多样:瑶山茶依托传统技艺发展出白茶、红茶、绿茶、陈皮茶等诸多品种,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3. 文化底蕴深厚:瑶族制茶历史悠久,瑶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文化内涵丰富。
三、未来规划
1. 强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标准化引领产业发展,推广“林+茶”种植模式,加快茶园建设。同时,加大老茶树保护力度,做好茶树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
2. 塑品牌:打造乳源特色品牌,拓展茶叶产品市场。树立“大产业、大整合、大品牌”的目标,走“整合传播,抱团发展”的路子,提升茶叶品牌竞争力。
3. 兴科技: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科技兴茶”工程。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开展项目共建、人员培训等多领域合作,注重开发多元化产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茶叶产品。
4. 壮主体:创新发展模式,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发挥好社会服务机构职能,提高茶叶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增加企业对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
5. 提质量:强化质量建设,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建立健全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监管茶叶安全质量的工作机制,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违禁投入品,打造生态良性化的高标准茶园。
综上所述,乳源县茶产业在地理气候、品种多样性、文化底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将通过强产业、塑品牌、兴科技、壮主体、提质量等措施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茶叶产业集群聚集和跨产业融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