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大同市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在畜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对大同市畜牧业发展的详细分析:
一、发展概况
截至 2024 年底,全市预计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 227.9 万头、41.0 万头、342.0 万只、1850.0 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 17.1 万吨、7.3 万吨、39.4 万吨。
二、发展举措与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
将农业确定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四大赛道”之一,明确畜牧业在“6+2”农业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并印发相关目标任务文件,保障工作稳步开展。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 7431.1 万元,支持粮改饲、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等项目,扶持范围涵盖饲草种植与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环节,云冈、天镇两个奶业大县基本实现全产业链企业全覆盖扶持。
(二)加快基地建设
按照“稳猪、强牛、兴羊、促禽、增草”思路,培育 20 个畜牧养殖标杆企业,新建提升 100 个畜禽养殖场。例如山西晋星鸭业有限公司肉鸭养殖项目进展顺利,云州区多家牧业公司也在持续扩大养殖规模。
(三)推动饲草发展
鼓励粮改饲,支持大规模种植优质饲草,实现本地化供应。2024 年全市完成粮改饲 11.58 万亩,壮大了 7 家饲草相关企业。
(四)发展屠宰加工
新建提升 5 个屠宰加工企业,部分企业的屠宰线已完成建设并投产运营,如灵丘县山西奥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肉牛屠宰线、阳高健丰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加工线等,提升了畜产品加工能力。
(五)践行绿色养殖
推广畜禽养殖场环保工程建设,推行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模式。2024 年完成 26 个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和 3 个有机肥加工厂提升任务,如广灵县益民有机肥生产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投资建设。
(六)筑牢安全防线
出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全市畜禽强制免疫病种应免密度达 100%,畜产品例行抽样检测合格率达 100%,且全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七)争取金融助力
创新养殖保险新模式,推出“保险+期货”的生猪期货价格保险和肉牛养殖保险,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开展肉牛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共为养殖户提供约 3.1 亿元的生猪养殖风险保障,通过政府助力撬动保险企业为养殖企业提供约 1.34 亿元的风险保障。
三、总结与展望
2024 年大同市畜牧业在政策支持、产业发展、金融助力等多方面共同推动下取得了良好成绩。未来,应继续加强各环节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提升畜牧业的现代化水平、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推动大同市畜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分析基于当前提供的信息,随着时间推移和更多数据的披露,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对大同市畜牧业的评估与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