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崇信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红牛产业作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崇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红牛养殖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红牛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发展概况
崇信县红牛产业以平凉红牛为主导品种,该品种以其适应性强、生长快、肉质鲜美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截至2024年,全县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43个,打造窑洞养牛示范带7条,改造窑洞1700孔,创建红牛产业强镇4个,养牛专业村9个,培育平凉红牛产业链企业16家,建成有机肥生产线4条。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3.21万头,出栏量6.2万头,产值达9.43亿元,显示出红牛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二、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
崇信县对红牛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对养殖基础母牛、高档育肥牛、牛棚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肉牛养殖场(区)、饲草青贮加工等环节进行奖补,累计审核红牛产业奖补资金2227.5万元。同时,县内建成了平凉红牛育种场、基因测序与种质资源库,严格牛只遴选与繁育,规范程序与质量监控,确保红牛品种的纯正。此外,还引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如窑洞养牛模式,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产业链完善与品牌建设
在全链发展的进程中,崇信县不仅注重养殖环节的提升,还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目前,县内已建成屠宰分割企业2家,牛肉食品加工销售企业9家,打造企业自主品牌5个。其中,甘肃芮和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牛肉食品加工企业的典型代表,形成了以熟牛肉加工为主干、其他肉类加工为支干的熟食加工体系,产品具有高品质、多种类、好口味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延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附加值,还提升了崇信县红牛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崇信县将继续坚持引育并举、全链发力的发展策略,加快推进种群扩繁、高效育肥、饲草种植、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五大板块”建设。通过持续“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崇信县将进一步壮大红牛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还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崇信县红牛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