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经历了显著的波动。自2023年初以来,牛肉价格从78元/公斤降至11月的60.85元/公斤,创下五年新低。活牛价格更是跌至每公斤约23元,为近十年来的最低点。这一价格下跌趋势主要受到进口牛肉增加和国内生产增长的影响。
全国肉牛产业现状
过去二十年,牛肉价格持续上涨,从2005年的15元/公斤上升到2023年初的接近80元/公斤。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对牛肉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所致。然而,自2023年起,情况发生了逆转。进口牛肉成为市场的重要供给力量,对国内牛肉定价权产生了替代效应。据统计,2013年至2023年间,我国牛肉进口量从29.4万吨增加到273.7万吨,年均增速高达59.4%。到2024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已达到260万吨,同比增长4.3%,占国内总供给的30%左右。
与此同时,国内牛肉产量也有所增加。2023年,我国牛肉产出753万吨,同比增长4.9%;今年前八个月出栏量和产量分别增长了7.4%和7.8%。这种“双管齐下”的局面导致了牛肉价格的持续下滑。
云南省肉牛产业分析
作为全国肉牛存栏量第一的大省,云南省在肉牛产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2023年,全省牛存栏897.39万头、出栏364.76万头、牛肉产量44.74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七。然而,云南的养殖结构以中小散户为主,10头以下养殖规模占98.20%,抗风险能力较弱。此前高调布局云南的鹏都农牧因连续亏损被强制退市,标志着云南肉牛产业进入冷静期。
面对牛肉价格下跌的冲击,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云南省推进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简称“牛七条”),包括肉牛良种推广、优质饲草料保障、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建设、动物疫病防控、肉牛生产增量提质、脱贫地区及脱贫群众发展肉牛养殖、金融政策支持等七项政策措施,最高补贴可达1000万元。这些政策的执行时间为2024年10月3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未来展望
尽管当前肉牛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长远来看,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增加,牛肉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云南省而言,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有望在未来实现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也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