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市,作为中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的美誉,是全国首批中药材种植无公害生产示范县。2024年前11个月,该市中医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69.21亿元,显示出其中药材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一、种植基础坚实,提质增效显著
安国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以上,年提供中药材近6.8万吨,占河北省药材产量的70%以上。通过实施“1+10+100”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建设了1万亩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1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县市及太行山、燕山山脉近10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其中,“输出种子种苗、种植技术,回收产品”的模式,大力发展飞地种植,农业园区活力凸显。
二、数字化与智能化助力产业升级
安国市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采收机械化,药械行业发展迅速。同时,与国家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共建华北中药材制种繁育基地,推行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数字化的中药材种植发展模式。此外,还研发了作物长势监测、数据采集等六大系统,实现实时了解墒情、苗情等信息,并根据信息平台的提示,操作智能设备进行规范管护。
三、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企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已引入多家国内中医药龙头企业,园区承载能力持续提升。同时,该市积极引导企业由传统化、单一化向规模化、精深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扶持多家企业生产精制饮片,支持企业布局中药配方颗粒,壮大中成药企业产业规模。目前,该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50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63家。
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字中药都高效运营
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之一,辐射全国各地及欧洲、美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中药材战略仓储物流项目的完工和地产药材市场的投入使用,中药材市场功能逐步完善。同时,安国数字中药都高效运营,规划为中心交易区、精制饮片加工与仓储物流区、中医药健康体验区等功能区,项目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
五、大健康产业初具规模,抢占千亿大市场
安国市坚持用好用活专项债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大健康创新港和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目前,该市共有“药食同源”生产企业69家,产品种类众多。同时,“药膳预制菜”产业创新发展,投资百消丹药膳预制菜项目已建成投产,“百亿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六、中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安国现有备案制中医诊所71家、“国医堂”13个、“中医阁”15个。积极承办首届全国中医药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扁鹊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建设数字中医馆试点以及互联网中医院(含数字中医馆)和中药饮片共享配送中心(智慧中药房)等合作意向。
综上所述,安国市中药材产业在种植基础、数字化与智能化、产业聚集、市场规模、大健康产业以及中医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