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近年来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2024年,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5万亩,预计全产业链产值可达68亿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漳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及未来展望。
一、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漳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重点发展当归、党参、黄芪和款冬花等药材品种。近年来,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格局。2024年,漳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5万亩,其中当归6.33万亩,党参4.15万亩,黄芪3.3万亩,款冬花0.8万亩。此外,还建成了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11个,预计全产业链产值达68亿元。
二、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
1. 自然条件优越:漳县地处高寒阴湿区,气候凉爽湿润,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中药材的优质高产提供了保障。
2. 政策支持:漳县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并积极引进种苗试验推广和机械化种植步伐。
3.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漳县的道地药材如党参、当归、黄芪、贝母等在药交会上销售数据相当可观,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
三、漳县中药材产业的未来展望
1. 扩大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加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
2. 推进深加工:建立中药材初加工车间,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通过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中药材的加工能力和水平。
3. 完善产业链:构建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强与中药材加工企业的合作,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转型升级。
4. 品牌建设:加强漳县中药材的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易会等活动,展示漳县中药材的优势和特色。
综上所述,漳县中药材产业在自然条件优越、政策支持有力、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漳县应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