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市作为中国著名的葡萄之乡,其葡萄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葡萄鲜储基地。本文将从产业规模、品种结构、品牌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北镇市葡萄产业进行分析。
一、产业规模
截至2024年,北镇市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5.8万亩,产量30万吨;其中设施面积1万亩,产量4万吨。全市拥有大小恒温冷库4700余座,储藏保鲜能力18万吨,是全国家庭模式机械恒温冷库最多、贮藏保鲜数量最大的葡萄鲜储基地。此外,医巫闾山脚下已形成纵贯南北52公里的葡萄经济带,涉及10余个乡镇、近6万农民从事葡萄生产。在位于山区的9个乡镇,90%以上农民从事葡萄种植或相关产业。
二、品种结构
北镇市葡萄品种丰富多样,目前已有20余个品种,包括巨峰、辽峰等传统优势品种以及阳光玫瑰、醉金香、巨玫瑰、夕阳红、着色香、状元红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这些品种涵盖了早、中、晚各种成熟期,鲜食、酿酒、榨汁各类用途兼备。
三、品牌建设
北镇市高度重视葡萄品牌建设,实施了北镇葡萄GBD计划(品牌振兴发展纲要),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的原则整合全产业链。目前,区域品牌为引领的态势已经形成,品牌带动葡萄产业转型的成效日益显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了北镇经济社会发展。此外,北镇市还积极参加各类大型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如京东总部农产品发布会、北马品牌植入、品牌文化节、全国葡萄大赛、业内高峰论坛、全国农产品展销会等,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北镇葡萄文化节,广泛开展网红直播带货等活动;促进北镇葡萄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广泛传播,品牌影响力呈爆发式增长。
四、政策支持
北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镇葡萄产业发展,成立葡萄产业振兴工作协调小组。积极举办北镇葡萄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及品牌路演传播活动;市领导代言、明星推介,发挥了显著作用。联合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农业大学,成立北镇市葡萄品牌研究院、北镇市葡萄协会。高标准建设33个葡萄农庄,遴选建设葡萄避雨栽培844亩、水肥一体化470亩,发放杀虫灯、喷雾式打药机和物理防控杀虫灯等绿色生产设备33套,开展果实与土壤检测,并基于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在北镇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营造了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提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北镇市葡萄产业在规模、品种结构、品牌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推动和市场的不断拓展,北镇市葡萄产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