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佳县通过深度挖掘红枣种植的地域优势和经济价值,成功将一片枣叶转变为当地百姓的致富“金叶”。本文将分析佳县在红枣产业链拓展、技术创新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举措,探讨其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链拓展与品牌建设
佳县围绕“种、养、加、研、品、游、销、引、育”方针,着力拓展红枣产业链。其中,开发枣芽茶成为枣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打造“葭州睡叶·黄河眠茶”特色枣芽品牌,佳县大力培育红枣产业发展新业态,促进枣农增收致富。目前,佳县拥有82万亩红枣林,其中50万亩左右具备采摘枣芽茶的条件,每亩收益可达800—1200元,经济效益显著。
二、技术创新与深加工处理
为转变红枣特色产业“大而不强”的状况,佳县引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深加工处理方式。通过调整传统种植结构,提高枣芽茶的品质和产量。据了解,枣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降压、镇静、保护神经细胞、补血安神等功效。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枣农掌握了枣芽茶采摘技术,扩展了枣树的经济价值。
三、政策支持与农民增收
佳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红枣产业的发展。例如,陕果集团每收购枣芽1斤,政府便会相应奖励枣农现金10元。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红枣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峪口村为例,集体枣芽茶加工厂日加工鲜枣叶达2000斤,预计2024年生产枣芽绿茶500斤、红茶4000斤,人均增收可达800元,村集体增收20万元。
四、未来展望
佳县将继续发挥红枣种植地域优势,持续引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深加工处理方式。计划建好有机枣芽茶基地,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促进枣芽茶全产业链增值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佳县通过产业链拓展、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将红枣产业打造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新支点。未来,随着更多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化加工手段的应用,佳县红枣产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