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概述
近日,毕节市天麻产业协会成功举行了第一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及理事会,标志着该市天麻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毕节市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开始种植天麻,至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产业规模与成就
截至目前,毕节市天麻种植面积已达25.6万亩,成为贵州省内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之一,也是全国林下仿野生天麻的最大产区。预计2023年产量将达到7万吨,产值约30亿元。此外,毕节已培育出万亩产业乡5个,千亩产业示范村13个,规模化基地574个,近1500家生产经营主体,并吸引了2家全产业链发展企业入驻,正在建设5个现代化产地加工基地。
三、政策支持与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贵州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结合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毕节市以天麻产业为代表,正积极抓住机遇,推动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
四、产业结构与布局
毕节市已初步构建了“两带两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包括天麻产业带、半夏产业带、党参核心区和皂角(药用)核心区。同时,因地制宜地发展木香、艾草等中药材品种,形成了多样化的产业结构。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已达87种,种植面积达120万亩,开发产品超过40种,年销售产值约78亿元。
五、未来展望
毕节市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产业协会的成立和相关政策的落实,预计中药材产业将进一步规范化和品牌化,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总结:毕节市中药材产业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良好的发展态势。未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有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