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江川区以工业化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区认定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65个,推荐省级基地8个,认定市级基地51个。其中,云南绿聚隆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绿聚隆”)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二期智能温室成为全省一流的智能温室和国内一流的组培室,成为中国蝴蝶兰种苗选育头部企业和我市数字化、智能化高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标杆。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江川区通过狠抓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区基地面积达7.2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6.7%,带动全区农业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大棚面积发展到2.5万亩。
三、农业“芯片”建设
江川区高度重视农业“芯片”建设,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大力发展组培技术,解决种苗“卡脖子”问题。全区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绿聚隆等为代表的花卉种苗科研选育机构和企业,通过组培技术年育苗1.3亿株,供应全国各地。
四、新技术应用推广
在开展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江川区重点做好数字农业典型场景应用,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以绿聚隆智能温室为标杆,推动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开展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推广,走零排放零污染的环保路子,打造绿色基地。
五、联农带农机制
江川区充分发挥基地聚集效应,深度挖掘基地潜力,创新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形成基地联农助农及农民受益后反哺基地建设的良性循环模式。
六、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
江川区全力构建以九溪亚洲花卉科创谷为核心和前卫花卉产业园、雄关农业科技示范园、安化光山多肉产业园共同发展的“一核多园”发展格局。园区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入驻了云南绿聚隆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市江川区巨扬园艺有限公司、玉溪江川坤宇花卉有限公司等企业,产、研、学、供、销一体化服务能力逐步完善加强,园区在行业内知名度不断提升,为江川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擦亮了名片。
七、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江川区努力构建以蔬菜、花卉为主的农产品初加工,以酱腌菜、调味料、方便食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体系建设,全力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型基地蓬勃发展。
总结:江川区通过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环保化,提升了农业设施化水平和农民收入,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农业发展模式。同时,通过构建“一核多园”的发展格局,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江川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擦亮了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