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在克服多种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依然实现了产量与产值的双增长,展现出了产业的强大韧性和潜力。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全省食用菌产量达到244.78万吨,产值高达26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83%和11.46%。这一成绩的取得,标志着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在稳产保供、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从产量和产值的增长情况来看,四川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产量的增长得益于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产值的增长则反映了食用菌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这种双增长的发展态势,不仅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从品种结构来看,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全省共有食用菌种类35种,主要品种包括毛木耳、平菇、香菇、冬虫夏草、金针菇、羊肚菌、竹荪、黑木耳、大球盖菇、杏鲍菇和松茸等。这些品种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食用菌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整体产值实现了增长,但部分品种的产值却出现了下降。前十的食用菌中,平菇、冬虫夏草、羊肚菌、黑木耳和松茸的产值均有所下降,其中平菇的降幅最大,降低了10.94%。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因此,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与此同时,其他五种食用菌的产值较2021年均有所增加,其中竹荪产值增幅最多,高出2021年86.66%,其次为大球盖菇,产值较2021年高出63.31%。这些数据表明,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在逐步调整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增长点和亮点。特别是毛木耳,虽然增幅不大,但总量达到了93.69万吨,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2022年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在产量和产值上实现了双增长,但也面临着品种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未来,四川省食用菌产业需要在保持产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渠道等方面的工作,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