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八角和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文山州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里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以“6个百万”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文山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4.62万亩,居全省第一位;八角种植面积90.4441万亩,排名全省第二;蔬菜种植面积287.7万亩(辣椒168.87万亩),同样位居全省首位。其中,蔬菜产业已成为文山州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此外,2023年三季度,全州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综合产值达931.90亿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文山州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文山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通过创建砚山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文山市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两个“国字号”农业园区,引进云南莓隆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牛牛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次,文山州积极申报各类认定产业基地和认证产品,如获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认定产业基地98个、经农业农村部认可的“三品一标”有效用标产品总数达560个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文山州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同时,文山州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23年以来,全州新增农业龙头企业67户、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50个、家庭农场122个。到2023年底,文山州各县(市)实现省级龙头企业全覆盖,乡(镇)的州级龙头企业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将为文山州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完善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文山州还注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金融支持体系等方式,鼓励农民参与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州共有贫困村出列196个、贫困人口减少到11.5万人左右。这表明文山州的农业产业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也为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文山州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附加值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山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山州的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