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积分:0
开通VIP会员 · 享八大权益
未开通
农小蜂VIP , 您的专属数据定制管家
立即开通
退出登录
我构思一种管理模式,你负责思考怎样让世界变得更好
来源:
2018-04-24
750 阅读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
首页 内容详情

《明茨伯格管理进行时》

作者: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    

明茨伯格致力于构思“一种管理模型”,该模型从信息层面、人事层面与行动层面描述管理活动,毫无疑问,它突破了原先那本书的禁锢。在此基础上,他将管理描述成一种与语境紧密相关的实践,并建立起2-3-3-6-12的理论体系(领导力与社区力两种品质的关系;管理的科学、艺术及手艺的3个维度;管理的信息、人际和行为的3个平台;沟通、控制等6种领导者角色以及关于管理的12道难题)。在通过对各行业、各层次的29位管理者的实际跟踪研究、分析来对管理进行详细而深入的思考。

管理的世界是个多变的世界,在明茨伯格独特的见解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作为管理或管理者的你,你该如何策略自己的一套管理呢?

 

企业管理的另类观察视角——蔡阳光

接触管理学是彼得·德鲁克,实践管理学是戴明的PDCA。自此之后,工作中的一切业务管理都是基于目标、计划、分解、执行、监督、分析、迭代优化的体系在运转,虽然实际工作中每项任务都制定计划,而执行过程总是由于各种干扰和突发事件造成偏离预期计划,时间节点总是错过,注意力总是被非核心事项占用。

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是由于管理者自身能力缺陷导致的?还是管理学给出的方法我们并未充分掌握?

明茨伯格并未用科学控制变量的方法阐述他的管理学理念,让我们走出“头脑实验室”近距离的观察管理者并聚焦管理者的工作核心。

管理是一种实践,是经验的积累,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管理是属于实践性质的工作,是把大量的技艺、恰到好处的艺术和一定的科学运用结合起来。无论是管理者个人,还是通力合作的团队,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将艺术、技艺和科学融合在一起。

管理工作就是“该死的事一件接着一件”。管理工作是支离破碎和干扰不断。行事肤浅是管理工作的一个职业隐患。因此,管理者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再肤浅中臻于精通。即常言道,专家是丰其所知精于点以致极,管理者则是满其所识泛于面以致然。

   “可测的混乱”与“可控的无序”将以上管理特征的本质表达的淋漓尽致,互联网时代这些特征更加突显并给管理者新的挑战。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正在变化的事物,但大多数事物都是一成不变的。管理作为“全面”的实践活动,是一种动态平衡。管理是控制、行动、处理、思考、领导、决策以及更多。管理不是这些角色的简单相加,贰拾他们融合而成的。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确保单位完成其目标,管理者一般亲子履行两项具体职能:构思工作框架与日程安排。

信息平台:管理者没把重点放在人员或行动上,而是关注信息,间接促使各项任务得力完成。管理者对信息进行处理,激励他人采取必要的行动。

人员平台:管理者不再驱使人们,贰拾鼓励他们自然而然达成自己偏爱的目标。

行动平台:管理者可以直接参与行动,进行更加主动和具体的管理。要求管理者承担实干家的角色:前瞻性的管理项目和反应性的处理危机。管理者必须再管理工作中磨练思考能力,思考而不行动就会陷入被动,行动而不思考就会过于轻率。

将这三个平台上的各个管理角色结合起来,才能满足管理实践的必要条件——平衡。只有综合才能达到平衡,“综合”是管理的精髓:以连贯的战略、统一的组织、完整的系统将各种事务融合起来。战略用来确立方向,结构用来明确责任。

管理3.png

当好管理者,做好服务——张富

国外倡导领导做仆人,管理就是服务。管理是服务,最直接的意义就是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假若你所处的组织不是以绩效评价的,比如我们的职能部门或者政府部门,那么管理始终为目标服务。因此,管理是服务是有着非常明确的含义,管理不是为任何人服务,它是为经营(目标)服务的。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可以用这样一个比较来说明,当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的时候,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在经营上选择一分钱一分货的时候,在管理上就要做品质和品牌管理;如果像联邦快递一样在经营上选择“隔夜服务”,管理上就要进行流程管理;如果像戴尔一样用“直接定制”的策略,管理上必须做到柔性化管理。

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够超越经营水平,当一家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的时候,这家企业离亏损就不远了。

管理1.jpg

一、 成功管理者的方法

Ø  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理管的是事,不要专注去管人。你甚至有时候会发现,连你的孩子,你都不一定管得了。人确实是是第一要素,但公司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而价值必然体现在事,比如对于用户需求的满足,对于社会价值的实现。

现在很多人宣传,应该找最牛的人,组建最牛的团队,拿到投资,只要人对了,总有一天事情会对。这种说法显然没有考虑时间成本。况且,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事情做错了几次,时间窗口和团队士气不在了,你能保证大家还能在一起?

多关注事情和目标,能让你自然做到“对事不对人”,只有关注目标和事情本身,才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去改变对人的态度。

Ø  成为筛子而不是漏斗

作为管理,要把任务里的泥沙过滤掉,给你的团队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而不是让任务在你这边停滞,或者只是缓慢的流下去,让自己成为瓶颈。

永远不要把责任推给其他团队组员,出风头让组员去,出了事情,不管你事先知不知道,有没有参与,你都应该承担责任。记住,仗是士兵去打的,但是打了败仗,皇帝永远安抚的是士兵,杀的是将军。不要觉得不公平,如果团队做出成绩,你肯定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Ø  你是润滑剂

做管理,你可能不再需要做什么具体执行的事情了,但是你要保证每个执行的环节顺畅。把自己当成润滑油,让团队这个机器顺利运转,跟其他团队无缝衔接。不要动不动就打鸡血,优秀的人不需要驱动。而且,如果你经常尝试当汽油,成为团队的驱动力,迟早会把自己燃烧殆尽。最后,对团队成员有基本的信任,保持基本的真诚。

Ø  不要把招聘看作是HR的任务

招人是个长期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其次,永远不要把招人看成是HR的任务,特别是在创业公司。你要知道,你招的每一个人,你跟他们的相处时间可能要比你跟你爱人的时间还长。如果你不想被包办婚姻,那么也就不要把招人这种事情推给人事部门。越是招专业性强的职位,人事部门跟你的信息越是不对称的,也就无法要求HR准确的知道,怎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人选。

二、 管理者要做什么

Ø  确定目标

管理者为团队制定目标,决定需要做哪些工作来实现目标。

Ø  组织协调

管理者将工作分成可管理的各个活动,并选择人员来完成所需的任务。

Ø  激励与沟通

管理者通过薪酬、安排和提升等决策手段,通过他与团队的沟通交流,从手下人中创建出一个团队。德鲁克还将这点称为是管理者的“整合”功能。

Ø  进行衡量

管理者确定适当的目标和标准,然后分析、评估和诠释业绩。

Ø  发展人员

随着知识工作者的增加,这个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知识经济中,人才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而开发这一资产则是管理者的职责。

 

 

《理性乐观派》

作者: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所谓理性乐观者,是相对于盲目悲观的人来说的。而现在全世界盲目悲观的气氛非常浓厚,像美国特朗普当选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现今社会中的悲观论者,比较多集中在马克思主义者、一些怀旧的贵族们,生态的基本教义派以及宗教的保守派,还有一些不满现状的愤怒青年。它所形成的不是一个正式联盟,但是它在全世界串联的力量非常大,这样的力量反对个人主义,反对科技,反对全球化,尤其对人类有历史以来就在进行的贸易、分享、交换,这样观点所聚集的反抗力是非常大的。本书观点独到、新颖,具有启发意义,能帮助你思考怎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乐观理性派.jpg 

从此不做吃瓜群众——金龙

每天我们都会获取到太多的信息,最有趣的莫过于看大众的评论,比起信息,评论也更有意思的多,有的信息在读后让人乐观积极,有的则是悲观消极,看了《理性乐观派》更是有更多收获。

ONE

悲观者观点是错误的,他们的观点没有发生,但是总会有市场,悲观论调更容易使人相信


记得小时候,甚至到现在,身边的人总会说的话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危言耸听的言论一直都有,有些甚至骇人听闻,但是总是有很多的人去相信,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去思考,人们总是因为害怕恐惧而去相信。

让我觉得最好笑的一件事莫过于买盐事件,一个朋友就因为听说吃盐可以预防辐射买了100多包盐,直至今日都还有几十包,终归还是因为悲观使他相信了这些言论。

 

TWO

人类一直是不停进步的,一代比一代强,世界越变越好,而且变好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飞鸽传书到智能通讯,我们经历着人类社会巨大的改变和福祉,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未来,20年前的自动化生产到现在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社会,改变在转眼即将实现。我们要相信未来会是越来越好的。

THREE

“交换”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对于交换我遇到个有意思的事情,儿子第一次知道钱的时候就问过我:为什么一张纸就能换来一个玩具,一碗米线等等,交换可以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步,因为有了交换,我们就需要社会分工,设计师做设计,滴滴司机开专车,快递员送快递,所有不同的人,都通过自己的能力交换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因为交换促进了人们运用不同的能力,达到共赢的局面。

FOUR

不做吃瓜群众,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的、理性的去思考,针对一个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信息及观点,一定不能随大流,人云亦云,要学会自己去判断,自己去思考,多看看书,多接触不同的人,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我们需要正确的认知自身的能力,知道自己的不足,不要盲目的吹牛逼,而是努力学习,提升自我的信心。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不要老听别人说房价要涨赶紧去买,就像石油一样,我高中的时候就听说石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到现在,石油还没有挖完,马斯克就给我们带来了特斯拉,4G都还在为流量多少的问题而纠结,5G都要出来了,所以未来一定是更加美好的,不要做吃瓜群众,理性的自我思考,大胆的做个理性乐观派

 

收起你盲目的圣人情怀——李舒杨

看到此书开头提到盲目悲观,不禁想到戈尔和他著名的演讲An Inconvenient Truth。当时还小,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悲观情绪中。说起来好笑,看之前还希望自己来生做一棵树,可以从高处俯视人类渺小的死亡和诞生,看完之后完全打消了这个念头,只希望没有来生用来受罪。甚至到了后来看到家里的电灯多开了一盏都要自责自己又让全球气候变暖了一点。

这本书很完美的用数据讽刺了我这种盲目悲观的“圣人”。人类也许从未如此好过。

书读到一半,基本上就是在基于两个人性来讨论为何我们让自己和世界都越来越好,却还是总觉得以前更好:

1. 人类是善良却也是利己的,这两个特性虽然看似矛盾,实质上却是相互促进。我会为了获得你的赞许而去做你觉得对的事。这促进了人类学会分享,学会交易,让会因为信仰不同神祇而打起来的人,在纽约交易所中和平地站在一起。其实,没有绝对的好或不好,事情没有“出口变富有,进口变贫穷”那么简单,当我们选择利己的同时,也许在利他。

2. 我们总是倾向于记住坏消息,然而坏消息却未必都对,可是却因为我们这个特性会越变越糟。而人们总想变得不同,传播坏消息也许是个不错的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戈尔差一点就变成了美国总统吧。

现状没有那么糟,未来也不会比现在差。所以就霍金留下恐慌之一,人工智能如果替代了人类,人类就会灭绝?按照此书的观点,自然是否定的。他们会释放人类的生产力,让人们重新开始创造,而让世界变得更好。恐慌是不好的吗?也是否定的,人类因为恐慌,成了解决恐慌的机器,而且解决得很好,因为恐慌才奋力前行着。

做一个理性乐观派,不盲目悲观,也不盲目乐观。即便所有人都跟你说“明天我们的土地就要被淹没了”,你还是会理智地选择打开门走出去看看。(不过又想想,太过理智还存在乐观或者悲观吗?按吕克贝松《超体》所说,如果人类过于理智,便就没了人性,人性都没了,又从何谈起“乐”还是“悲”呢?)

最后还是想用一个悲观主义的代表陈梦家极致悲观的几句截取的诗来结束:

“我贪图的是永静的国度,在那里再也没有嫉妒;让野草蔓长不留一条路;莫要有碑石在坟边刻留,不生一枝花在我的坟头。 不要有杨柳向着我招手,鸟不须唱,清溪停了莫留。野虫不许笑出声:我爱静。再也没有人迹到我的孤坟,在泥土里化成一堆骨粉。”

理性乐观固然好,但是理性悲观却是如此动人。


推荐内容
唯恒举办《新一代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与DeepSeek》的培训
2025-04-25
唯恒有话说|云南省一号文件发布!深化农村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唯恒的数智化实践与担当
2025-04-25
唯恒基业山地农业低空经济创新融合应用实践 ——数字底座夯实根基,科技赋能引领发展
2025-04-18
农小蜂数智云“含智量”增加,基于DeepSeek的小蜂AI问答发布上线
2025-04-18
产学研深度融合!唯恒与专家工作站梁志宏教授团队 共探智慧农业新篇章
2025-04-03
昆明国际数据交易所正式投入运营 唯恒荣获首批证书
2025-04-03
数智赋能 质效双升—中药材产业互联网平台 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实践
2025-03-28
万柏农业与唯恒基业携手 共筑甜龙竹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2025-03-28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莅临唯恒考察交流
2025-03-28
她时光 • 慢生活 - 致敬最美的你
2025-03-07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nxf365
反馈建议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