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9日期间,云南省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下文简称云南省级中心)协助《动物药材生产及产地加工技术规程》项目组对云南药用动物养殖情况开展调研工作。
项目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动态监测中心副主任李军德研究员、张恬硕士,云南省医药行业协会罗凡秘书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金航研究员、副所长张金渝研究员、副所长邓先能副研究员和云南谛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志坚等项目组员参加了本次调研。调研过程中,专家顺序走访了梅花鹿、白犀牛和眼镜蛇三个药用动物养殖基地,最后还到云南省级中心进行了考察交流。
3月27日,调查组来到昆明绿水青山都市农庄有限公司的梅花鹿养殖基地进行走访调研,该基地位于昆明市晋宁县。企业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鹿场规模、鹿产品生产及销售等情况,专家重点对梅花鹿的人工繁养及鹿茸产地初加工等内容开展调研。
3月28日,调查组走访了全国最大的犀牛养殖和繁育基地,基地位于昆明市石林县,石林龙晖野生动物科研中心有限公司在这里养殖了150头非洲白犀牛。在犀牛繁育基地内,体型硕大的犀牛随处可见。专家重点对白犀牛引种、养殖和繁育等方面的问题向企业进行咨询,双方还对犀牛角的药用价值等内容进行了讨论。
3月29日上午,调查组一行人来到昆明市盘龙区沐苑熙蛇类养殖基地参观调查,该基地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野鸭湖公园旁,也是昆明市盘龙区蛇类养殖协会所在地。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是一个集蛇类养殖、繁育和加工利用于一体的蛇类养殖示范基地,基地管理人员通过多年专研积累了丰富的蛇类养殖经验。调研组还在蛇毒防治、蛇类药物产地初加工技术等方面与企业开展经验交流。
3月29日下午,调查组来到云南省级中心考察交流。专家对云南省级中心的中药材检测鉴定实验室(在建)、视频会议室和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中药材检测鉴定设备研发实验室等进行了现场考察。
云南省农科院药植所金航所长对云南省级中心的运营模式 、“云药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中药材数据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和近红外光谱中药材检测鉴定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目前,云南省级中心已在云南50个县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了中药材信息监测点,并计划在随后几年内覆盖到全省各县。李军德老师就云南省级中心工作任务的开展情况及数据监测体系的建设情况两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随后,李老师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希望云南省级中心在现有工作成果基础上,继续推动监测点建设和运营模式的探索,继续扩大数据收集范围,通过模式创新采集到更具价值的监测数据,逐步开展中药材数据分析及研报服务。
最后,大家就云南省级中心未来规划、发展路径以及监测站(点)运营模式等方面开展交流与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