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熟型水果”特指在采收后还需要经过“后熟阶段”才适宜食用的水果。常见的后熟型水果有香蕉、芒果、猕猴桃、榴莲、番木瓜、柿子、番石榴、牛油果等。人们将果实从“生理成熟期”到“食用成熟期”之间“继续熟化”这一特殊而重要的阶段称为果实的“后熟阶段”。通过改变温度、湿度、乙烯浓度等因素人为改变水果呼吸速率进行人工催熟或缓熟,能有效提高后熟型水果产品的商品质量和风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后熟型水果生产规模
后熟型水果在我国水果行业所占的规模比重较低,以后熟型水果中生产规模排名前列的香蕉、柿子、芒果、猕猴桃为例,2020年,后熟型水果中产量最高的香蕉产量为1151.33万吨、在全国水果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为4.2%,芒果产量为330.6万吨、所占的比重约为1.21%,柿子产量为327.2万吨、所占的比重约为1.19%,猕猴桃产量为229.1万吨、所占的比重约为0.84%,按此估算后熟型水果产量在全国水果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0%。
图表1:2020年全国产量较高的后熟型水果产量及其所占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林业统计、FAO 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2011年至2020年间,我国几个主要的后熟型水果品种产量呈波动增长趋势:香蕉产量增长了205.26万吨,增幅为21.7%;柿子产量增长了50.34万吨,增幅为18.18%;芒果产量增长了230.26万吨,增幅为229.48%;猕猴桃产量增长了155.72万吨,增幅为212.22%。其中,芒果产量增长最多、增幅最大,柿子产量增长较为缓慢。
图表2:2020年全国产量较高的后熟型水果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林业统计、FAO 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2. 后熟型水果产区分布
国内常见的几种后熟型水果(香蕉、柿子、芒果、猕猴桃、榴莲、番木瓜)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区域,其中,广东、海南、云南、四川、台湾、广西等地区后熟型水果生产较为集中。
图表3:部分后熟型水果产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网络搜集整理 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后熟型水果产区集中程度较高,各省域产量差异较为明显,产量最高省域的产量往往远高于其他省域。以香蕉、柿子、猕猴桃为例,香蕉2020年产量排名前五的省域依次是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柿子2019年产量排名前五的省域依次是广西、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猕猴桃2018年产量排名前五的省域依次是陕西、四川、贵州、湖南、浙江。
图表4:各产区香蕉、柿子、猕猴桃产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林业统计 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3. 常见后熟型水果价格变化趋势
从价格来看,常见后熟型水果(香蕉、柿子、芒果、猕猴桃)价格呈增长趋势,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香蕉价格增长了0.77元/公斤,增幅为15.43%;柿子价格增长了1.44元/公斤,增幅为30.25%;芒果价格增长了1.98元/公斤,增幅为19.22%;猕猴桃价格增长了0.79元/公斤,增幅为8.26%。
图表5:常见后熟型水果(香蕉、柿子、芒果、猕猴桃)价格走势(单位:元/公斤)
(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 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点击《云果:2022年中国后熟型水果行业研究报告》获取更多后熟型水果行业相关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