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上的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业的最大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这是任何其它产业都无法替代的。
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细分产值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及细分的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渔业总产值持续正增长,牧业总产值则波动明显、整体呈先增后降趋势。
图表1:中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147013.4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
中国种植业历史悠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中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态势,并于2011年开始超过24亿亩,2015年开始超过25亿亩,目前峰值为2021年的25.3亿亩。
图表2: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常年在25亿亩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21年,中国粮食类作物总种植面积约17.64亿亩,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69.72%。从趋势来看,2010年~2021年,中国粮食及细分农产品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其中,粮食总种植面积于2012年开始超过17亿亩,其后整体稳定在17.5亿亩左右;稻谷种植面积常年在4.5亿亩左右波动;小麦种植面积常年在3.6亿亩左右波动;玉米种植面积常年在6亿亩左右波动;豆类种植面积常年在1.5亿亩左右波动;薯类种植面积常年在1.1亿亩左右波动。
图表3:中国粮食种植面积近18亿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从分布来看,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玉米、第一大口粮食作物的稻谷、第二大口粮食作物的小麦种植面积在粮食类作物中常年位列前1~3位。
图表4:202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分布对比:玉米>稻谷>小麦>豆类>薯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21年,中国油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约1.97亿亩,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7.79%。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全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0年的2.05亿亩,谷值为2018年的1.93亿亩,极差约0.12亿亩,常年在2亿亩左右波动。
图表5:中国油料种植面积常年在2亿亩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21年,中国糖料作物总种植面积约2190万亩,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0.87%。从趋势来看,受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2010年以来,全国糖料作物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2年的2829.87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2190万亩,极差约639.87万亩,常年在2500万亩左右波动。
图表6:中国糖料种植面积常年在2500万亩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21年,中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约4542.26万亩,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1.8%。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峰值为2011年的6785.99万亩,谷值为2021年的4542.26万亩,极差约2243.73万亩,常年在5000万亩左右波动。
图表7: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常年在5000万亩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果园面积约1.9亿亩,在同年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7.56%。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全国果园面积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主要在2015年~2016年有过小幅下降,从主要时间节点来看,2014年开始超过1.7亿亩,2019年开始超过1.8亿亩,2020年达到1.9亿亩。
图表8:中国果园面积近2亿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蔬菜总种植面积约3.22亿亩,在同年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12.8%——与同年的粮食作物面积比重(69.75%)相差56.95%,较同年的油料作物面积比重(7.84%)高出4.96%。从趋势来看,2010年以来,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先由2.61亿亩逐年增长至2015年的2.94亿亩;2016年小幅下降至2.93亿亩;2017年开始超过3亿亩,并持续4年的正增长态势。
图表9:中国蔬菜种植面积逐渐超3亿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国内外各类茶饮消费的拉动下,全国茶园面积呈持续正增长态势,2011年开始超过3000万亩;2016年开始超过4000万亩,其后受适生环境资源限制以及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虽在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已增至4824.99万亩,在同年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比重约1.92%。
图表10:中国茶园面积逐年增长至近5000亩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3. 主要农产品产量
随着全国种植面积的平稳增长以及单产水平的提升,粮食产量也整体呈正增长态势。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8284.75万吨(约合6.83亿吨)——为近年来的峰值,与2010年的55911.31万吨(约合5.59亿吨)相比,增量达12373.44万吨(约合1.23亿吨),增幅约为22.13%。
图表11:中国粮食年产量近7亿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从产量结构来看,与“玉米>稻谷>小麦>豆类>薯类”的面积结构稍有不同,按2021年产量从高到低排列结果为“玉米>稻谷>小麦>薯类>豆类”。
图表12:2021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布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10年以来,与种植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不同,在单产水平的提升下,全国油料总产量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近年来整体在3500万吨左右波动,其中花生、油菜籽产量增势最为明显,芝麻产量整体趋于平稳。
图表13:中国油料产量常年在3500万吨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同样得益于糖料单产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内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进步,2010年以来,与种植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不同,全国糖料总产量呈周期性先增后降趋势,近11年平均水平为11783.92万吨(约合1.18亿吨),峰值为2013年的12555.01万吨(约合1.26亿吨),谷值为2016年的11176.03万吨(约合1.12亿吨)。
图表14:中国糖料产量常年在1.2亿吨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随着棉花相较于其他产业采摘、管理成本的上升,仅管每年都有政策扶持,但棉农种植积极性仍在降低,棉花产量也随种植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2010年~2021年,全国棉花年产量平均值约600.12万吨,峰值为2012年的660.8万吨,谷值为2016年的534.28万吨,然而2015年至今,仅2018年产量(610.28万吨)高于近11年平均值。
图表15:中国棉花产量常年在600万吨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市场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以及各类高产技术的运用下,中国水果种植面积、产量双增长。受适生环境影响最大的香蕉也整体呈正增长趋势;柑橘产量增势最猛,2010年~2021年间,产量翻了1个倍。
图表16:中国水果总产量近3亿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细分品类来看,按2021年主要水果产量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柑橘>苹果>梨>香蕉。
图表17:2021年中国主要水果品类产量分布对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10年~2021年,中国蔬菜产量持续正增长,得益于国内育种水平以及高产水平的提升,在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的2016年,中国蔬菜产量仍呈正增长态势。2012,中国蔬菜产量开始突破6亿吨;经过6年的发展,2018年开始突破7亿吨;2021年,全国蔬菜产量已增至77548.78万吨(约合7.75亿吨)。
图表18:中国蔬菜产量近8亿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10年以来,中国茶叶产量随种植面积同步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年增幅在1.61%~11.09%之间不等。从关键时间节点来看,2011年,全国茶叶产量开始超过150万吨;2014年,开始超过200万吨;2018年,开始超过250万吨;2021年,全国茶叶产量突破300万吨,具体规模为316.4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加7.92%。
图表19:中国茶叶产量超300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10年以来,受草地资源的限制以及猪周期、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全国肉类在2010~2020年间先增后降,2021年在前期市场价格及需求的拉动下,生猪产能恢复,牛肉、羊肉、禽肉的上市量及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全国肉类产量回升至8989.99万吨——为近11年来的峰值,其中,猪肉5295.93万吨,占比约58.91%;禽肉2482.47万吨,占比约27.61%;牛肉697.51万吨,占比约7.76%;羊肉514.08万吨,占比约5.72%。
图表20:中国肉类总产量常年在8500万吨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2010年~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平均水平为6100.91万吨/年,峰值为2020年的6549.02万吨,谷值为2010年的5373万吨,于2014年开始超过6000万吨,其后在国内渔业休渔秩序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全国水产品产量虽有增长但增幅逐渐放缓,整体稳定在6500万吨左右。细分产品中,“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于2016年开始连降6年。
图表21:中国水产品产量常年在6500万吨左右波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农小蜂)
点击《农小蜂:一文读懂中国农业产业概况》获取更多中国农业产业相关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