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介发布四川省2023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
川农函〔2023〕94号
各市(州)农业(农牧)农村局:
为加快农业绿色、高效、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我厅组织了2023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和农业主推技术推荐遴选工作。经公开征集、专家论证等程序,遴选了50个农业主导品种,111项农业主推技术,现予以推介发布。
请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技术需求,遴选推介本地区农业主推技术和主导品种。各地要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主体等的示范展示和引领带动作用,组织专家、农技人员开展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和指导培训,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附件:1.2023年度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
2.2023年度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规范
3.2023年度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2023年3月6日
附件3
2023年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
序号 | 作物种类 | 品种名称 | 抗性情况 | 品质情况 | 品种特点 | 主要适宜区域 | 育种或研发单位 | 推荐单位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1 | 水稻 | 宜香优2115 | 高抗稻瘟病、兼抗稻曲病 | 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 2、抗病优质超级稻品种宜香优2115实现了高抗稻瘟病、兼抗稻曲病、优质高产、高适高效有机结合,适宜于机插机收 | 适宜西南中低海拔平丘稻区、陕西南部及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黄富 | 18140182115 |
2 | 水稻 | 川优6203 | 国家区试稻瘟病综合指数3.6,湖北区试2.4,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 | 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 优质食味、高产 | 四川、重庆、贵州、(武陵山区除外)、云南中低籼稻区、陕南稻区等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高方远 | 13618022481 |
3 | 水稻 | 品香优秱珍 | 2019年叶瘟4、6、4、7级,颈瘟5、5、5、5级;2020年叶瘟4、3、4、5级,颈瘟5、5、5、7级 | 外观好、食味优、米饭香味浓,品质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等 | 米质优,产量高,耐热性强,2022年重庆梁平测产刷新西南一级优质稻高产记录(亩产856千克) | 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丰大种业有限公司, | 陈琳 | 18016127721 |
4 | 玉米 | 川单99 | 中抗灰斑病,高抗大斑病,抗锈病,感纹枯病,抗穗腐病。 | 容重749g/L,粗蛋白质11.2%,粗脂肪4.1%,粗淀粉72.13%,赖氨酸0.32%。 | 川单99于2022年入选农业农村部粮油生产主导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和广适等特出特点。 | 西南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 | 四川农业大学 | 兰海 | 13882443093 |
5 | 小麦 | 川麦104 | 中抗-高抗条锈病,中抗-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 蛋白质含量13.02-15.12%,面粉湿面筋含量26.53-31.7%,稳定时间3.5-5.8分钟 | 高产稳产、抗病抗逆、耐花期低温、优质中筋 | 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陕西汉中、甘肃徽成盆地川坝河谷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李晓叶 | 18382508086 |
6 | 油菜 | 川油81 | 中抗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倒性强 | 食用油芥酸含量0.896%,硫苷含量25.32微摩尔/克,含油量49.86% | 高产、高抗、高油、宜机收,可菜油两用,浓香型天府菜油品种,入选四川“天府菜油”主导品种名单,入选2022年农业部主导品种 | 四川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马孝玲 | 13708004808 |
7 | 油菜 | 邡油777 | 低抗菌核病,感病毒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 | 芥酸含量0.410%,硫苷含量19.66微摩尔/克,含油量49.56%。油质清亮、香味浓郁。 | 抗逆性极强,保障稳产;超大荚果,粒大籽多,保障高产;油质清亮,香味浓郁,保障品质。 | 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河南、福建、广西、陕西汉中、安康地区、甘肃陇南作冬油菜秋季种植,新疆、甘肃、青海互助春油菜区春季种植 | 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刘盼 | 17780060467 |
8 | 食用菌 | 川羊肚菌6号 | 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 出菇整齐、商品性状优良 | 成熟子实体菌盖红褐色至暗红褐色,菌柄光滑、白色。菌盖顶端呈尖顶,菌盖长度40.2~62.4mm,菌盖宽度16.7~26.1mm。 | 四川及省外适宜羊肚菌生长地区。 |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唐杰 | 13880718385 |
9 | 猪 | 川乡黑猪 | 不涉及 | 瘦肉率63.43%,肌内脂肪含量达3.52%,与杜洛克猪生产效率相当,肉质更优。 | 被毛黑色,具肉质优、生长快、瘦肉率高等特点,是生产优质肉猪的最佳父本。 | 适合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已远销云南、重庆、北京、海南等省份。 |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 陈晓晖 | 13708045314 |
10 | 大豆 | 贡秋豆5号 | 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抗高温、抗干旱 | 籽粒粗蛋白含量45.46%,粗脂肪含量19.89% | 净作、套作均可,宜机收,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紫花棕毛,黄皮,深褐色脐,椭圆形籽粒,百粒重27.2克。 | 适于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低山区,也可在广西、广东、江西和福建南部种植 | 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杨世鹏 | 18227752853 |
11 | 油菜 | 望乡油1881 | 抗倒性强,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感-高抗 | 芥酸 1.12%,硫苷 26.97微摩尔/克(饼),含油率48.45 % | 高产双低抗倒性强宜机收品种 | 长江上游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汉中冬油菜主产区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 付绍红 | 18982291129 |
12 | 蔬菜 | 川绿11号 | 田间表现较抗白粉病和霜霉病 | 干物质:3.4g;可溶性固形物:3.3%;Vc含量:0.17 mg/g;总糖含量:11.6mg/g | 华南型,早熟,生育期55天左右。强雌性。瓜条顺直,近圆筒形。无苦味瓜、口感脆嫩,汁多,黄瓜味浓。 | 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河北省等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 李春 | 13618153974 |
13 | 兔 | 蜀兴1号肉兔 | 不涉及 | 品质优良,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符合本品种特征,群体整齐度高 | 综合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特别是在市场需求的2kg左右体重上市时具有优秀的屠宰性能和饲料报酬 | 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肉兔主产区推广 |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 谢晓红 | 13668213881 |
14 | 水稻 | 川康优6308 | 国家区试稻瘟病综合指数3.5,川、桂和豫区试稻瘟病最高病级5级。 | 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NY/T 593-2013) | 7、米质优达部颁二级,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一等奖;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倒性好,适合机械化种植 | 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河南籼稻区,桂南作早稻,桂中、桂北作中稻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王玉平 | 13699051181 |
15 | 水稻 | 宜优1611 | 区试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5、3.5。 | 部标优质一级 | 品质优,2022年获“稻香杯”特等奖;稻米晶莹剔透,商品性好,口感软糯爽滑,适口性好。适宜机械化种植。 | 长江上游稻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陈琳 | 18016127721 |
16 | 水稻 | 玉龙优1611 | 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8、3.0。 | 部标优质二级 | 品质优,2022年获“稻香杯”特等奖;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奖;抗倒性强,发芽率高,适宜机械化种植。 | 长江上游稻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陈琳 | 18016127721 |
17 | 水稻 | 川种优3607 | 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6,抽穗期耐热性较强 | 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 全生育期152.7天,比对照F优498晚熟3.1天。株高110.3厘米每穗总粒数206.6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5.6克。 | 长江流域稻区除武陵山区外做一季中稻种植 |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刘盼 | 17780060467 |
18 | 水稻 | 宜香优2118 | 褐飞虱7 级,感稻瘟病,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弱,耐冷性一般。 | 米质达到达部标二级,口感好,具有爆米花香味。 | 米质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口感好,具有爆米花香味。 | 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 | 四川福华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颜学海 | 18228398667 |
19 | 水稻 | 蓉7优808 | 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1、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 | 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 结实率84.2%,千粒重27.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1、3.8,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 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等长江中上游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稻瘟病轻发区 | 四川泰隆汇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侯凌跃、赵耀 | 13659046650;15082055505 |
20 | 玉米 | 成单716 | 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 | 籽粒容重727克/升,粗蛋白质8.9%,粗脂肪3.9%,粗淀粉78.0%,赖氨酸0.28% | 高产、优质、宜机、春夏播皆适宜,2021年首次突破四川机收夏玉米亩产800公斤,创造了四川机收夏玉米高产纪录 | 西南春玉米区的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及贵州省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众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黄玉碧 | 13908160283 |
21 | 玉米 | 成单3601 | 中抗大斑病、茎腐病及灰斑病 | 籽粒容重712g/L,蛋白质含量11.2%,脂肪含量4.5%,粗淀粉含量74.7%,赖氨酸含量0.33% | 高产、优质、广适、间套种植和净作种植均可,可春播或夏播,整株作青贮饲料,粮饲通用型。 | 该杂交种适于西南区种植,也可在南方类似生态区引种试验和推广。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马孝玲 | 13708004808 |
22 | 玉米 | 南玉88 | 抗南方锈病,中抗大斑病,感灰斑、茎腐、穗腐、小斑、纹枯病 | 粗蛋白含量10.73%,粗脂肪含量3.94%,粗淀粉含量72.93%,赖氨酸含量0.34% | 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籽粒品质好,植株较矮,抗倒能力强,适合机械化生产 | 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地区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 李仕伟 | 18783961687 |
23 | 玉米 | 正红507 | 抗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中抗穗腐病、灰斑病和南方锈病。 | 容重739g/L,粗蛋白10.0%,粗脂肪4.0%,粗淀粉73.0%,赖氨酸0.30%。 | 丰产性突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籽粒脱水快,宜机播机收;综合抗逆性强、品质优。 | 四川、贵州、重庆、湖南、陕西平坝丘陵区及西南中高海拔区域 | 四川正红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 石海春 | 18628033510 |
24 | 小麦 | 蜀麦133 | 慢条锈、较抗赤霉、白粉和叶锈病,抗寒抗旱及穗发芽。 | 容重794克/升,蛋白质12.25%,湿面筋21.75%,稳定时间3分钟,吸水率55.5%。 | 白粒、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多抗、广适、绿色、生态、高效。能粮草双收、种养同行和“肥药双减”生产。 | 四川、贵州、重庆、云南、陕西、湖北、甘肃所辖长江上游冬麦区。 |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 伍碧华 | 13458637856 |
25 | 小麦 | 绵麦902 | 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免疫、叶锈病免疫、中抗-中感赤霉病。 | 籽粒容重78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0.6%,湿面筋含量17.6%,稳定时间1.4分钟,软质率98%。 | 矮秆抗倒,丰产性突出,最高亩产达703.2公斤;多抗性好;软质率高,适合酿酒;重金属镉吸附低。 | 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任勇 | 13698123162 |
26 | 小麦 | 蜀麦830 | 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 容重759克/升,粗蛋白质12.60%,湿面筋25.9%,稳定时间2.0分钟,达弱筋小麦标准 | 四川单穗最重品种;矮杆抗倒伏,田间赤霉病抗性好;集高产多抗、弱筋优质于一体,高产潜力超过1100斤/亩。 | 四川省平坝和丘陵地区 | 四川农业大学 | 向欣 | 13882437904 |
27 | 荞麦 | 西荞2号(川审麦2008013) | 经凉山州农业局植物保护检疫站的田间抗病性跟踪监测鉴定,西荞2号轻感荞麦褐斑病外,未发现其它病害。 | 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化验分析,西荞2号粗蛋白含量14.8%,芦丁含量为2.41%,属高芦丁含量品种。 | 西荞2号产量高、芦丁含量高,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开花较集中,籽粒成熟期较一致,抗倒伏性强,适宜机械化栽培。 | 适宜在2500~3000米高海拔生态区春季种植;适宜在1500~2000米低海拔生态区秋季种植。 | 西昌学院 | 华劲松 | 0834-2580077;13981596211 |
28 | 大麦 | 康青9号 | 附件3 | 粗蛋白质含量14.8%,粗淀粉含量77.0%,赖氨酸含量0.52%。 | 幼苗半直立,叶耳、茎节白色,株高80-110厘米,穗四棱,长齿芒,外颖脉5条。穗长约6.9厘米,穗粒数43-46,祼粒、浅黄色,长椭圆形,千粒重45-47克。 | 甘孜州海拔2000-3800米区域春播;冬播春性小麦区。 | 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马辉 | 18111312266 |
29 | 油菜 | 川油36 | 低感菌核病,感病毒病,抗倒性强。 | 食用油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27.86微摩尔/克,含油量43.25% | 农业部和四川省油菜主导品种,稳产、丰产、优质、广适、抗性强、高油等突出优势,通过国家长江上、中、下游油菜主产区审定。 | 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汉中等地种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崔阔澍 | 15008482218 |
30 | 油菜 | 川早油1号 | 低感菌核病,抗倒性强。 | 食用油芥酸含量0.57%,硫苷含量36.91微摩尔/克,含油量44.04%。 | 熟期早、产量高、含油量高、抗性强、宜机收等突出特点。 | 云南和贵州早熟油菜地区、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江西冬油菜产区秋播种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崔阔澍 | 15008482218 |
31 | 甘薯 | 绵紫薯9号 | 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中抗根腐病 | 干率30%,可溶性糖13.79%。花青素含量76.53mg/100g鲜薯。 | 萌芽性好,薯皮紫,薯肉紫,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 | 四川、重庆、湖北、湖南、贵州、江西等地种植。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 | 沈学善 | 13980624141 |
32 | 甘薯 | 川薯228 | 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中抗蔓割病。 | 烘干率19.4%,淀粉率4.20%,粗蛋白0.662%,还原糖5.0%,可溶糖9.38%,食味品质优。 | 该品种早熟性好、鲜薯产量高、商品薯率高、品优。 | 四川甘薯种植区作春薯和夏薯种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乔帅 | 18728160034 |
33 | 甘薯 | 南紫薯020 | 中抗黑斑病,耐旱、耐瘠性较强,贮藏性好 | 花青素33.20 mg/100g鲜薯,淀粉21.30%;纺锤薯形,紫红皮浅紫肉,商品性好 | 薯块长纺锤形,紫皮紫肉,薯皮光滑,外观好。花青素含量适中,熟食品质优。抗性较强,贮藏性好 | 西南薯区和长江流域薯区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 周全卢 | 18990877716 |
34 | 马铃薯 | 川芋117 | 抗晚疫病和轻花叶病毒病,高抗卷叶病毒病 | 干物质21%,还原糖1.10%淀粉含量15.6% | 中熟型,生育期83天,出苗率98%。块茎圆型,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中等,平均单株薯块重379.4克。大中薯率达73.6%。54.3cm,鲜薯淀粉含量15.6%。 | 我省中低海拔地区的中浅山及平丘陵区排透水性好的地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李晓叶 | 18382508086 |
35 | 马铃薯 | 达薯1号 | 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 | 扁圆型,黄皮,黄肉,干物质含量19.6%,淀粉含量14.7%,还原糖含量0.13%。 | 中熟鲜食品种,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为四川省“十二五”育种攻关突破性新品种 | 四川省平坝、中高山区及相似生态区域春、秋、冬种植 | 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范香全 | 15328902723 |
36 | 大豆 | 川农夏豆3号 | 中感SC3和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较抗倒伏。 | 籽粒粗蛋白含量44.9%,粗脂肪含量16.7% | 1、套作专用品种高产: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19.3%;宜机械化:落叶性好,底荚高度高。4抗逆性强;荚多,粒多。 |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净作、套作种植。 | 四川农业大学 | 武晓玲 | 13880286099 |
37 | 大豆 | 南夏豆25 | 抗SC7,中抗SC3、SC15、SC18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 | 蛋白含量49.1-50.1% | 蛋白含量超高、耐荫抗倒,解决川渝地区玉豆带状复合配套品种缺乏的问题。2016和2022年被列为农业部主导品种 | 适宜四川和重庆平坝、丘陵及低山区夏播套作和净作种植。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 | 吴海英 | 17721931218 |
38 | 大豆 | 成豆18 | 中抗SC3、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 | 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3.6%,粗脂肪含量19.4%。 | 高产、优质、广适,适合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 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及低山区种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崔阔澍 | 15008482218 |
39 | 辣椒 | 蓉椒5号 | 抗炭疽病及疫病,中抗病毒病 | 维生素 C 含量 58.0mg/100g,辣椒素含量0.00973% | 植株生长势强,果实青熟期绿色,老熟期鲜红色,长羊角形,微辣,中熟 | 适合在四川地区作早春及秋延后两季中熟栽培 |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 唐有万 | 13808188398 |
40 | 蔬菜 | 绵紫豇1号 | 白粉病和根腐病的田间抗性与对照之豇28-2相当 | 花青素含量0.97毫克/克,比母本高8.99%,比父本高27.63% | 早中熟,生长势强,每花序成荚数2~3对;商品荚长45~55厘米,单荚重15克左右,长圆条形,紫红色,粗细均匀,肉厚顺直 | 四川豇豆产区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刘定友 | 15008162111 |
41 | 水果 | 春花1号 | ‘春花1号’枇杷春季开花无低温冻害,且较‘大五星’高抗叶斑病 | 果近圆形,橙黄色,汁多,味浓甜。单果重22 -33g,TSS > 12%,总酸 < 0.2% | 3月开花,坐果率极高,丰产性好,每穗坐果8~30个。果实6月中下旬成熟,比‘大五星’晚一个半月左右 | 在枇杷栽培适宜区均可种植,尤其适宜常规枇杷品种冻害频发的地区 | 四川农业大学、石棉县农业农村局 | 吕秀兰 | 18608352199 |
42 | 水果 | 羌脆大李 | 抗逆性较强,李作砧木高抗根癌病 | 单果重80克左右,质脆离核,TSS含量 12- 14%,可滴定酸含量0.8-0.84%,可食率>97% | 自花结实能力强、早结、丰产、果特大、优质、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第4年即可进入盛果期,‘羌脆李’需5年。 | 西南冷凉的干旱、半干旱及温暖湿润的李种植区及相近生态区 | 四川农业大学、茂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 吕秀兰 | 18608352199 |
43 | 茶树 | 天府红1号 | 抗寒性强,抗病虫害,适应性强。 | 适宜加工高档工夫红茶,加工的高档工夫红茶香气甜香浓郁持久,汤色红亮、滋味鲜醇回甘。 | 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叶色绿,持嫩性较强,芽肥大、白毫显露,发芽早,比对照福鼎大白茶早15天以上。 | 适宜在西南茶区、江南茶区相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推广,尤其适合芽茶产区大力推广应用。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峰顶寺茶业有限公司 | 王云 | 13708027267 |
44 | 茶树 | 甘露1号 | 具备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和耐湿、耐旱、耐寒性。 | 甘露1号是“优质”、“高产芽型”、“绿茶适制性强”的茶树新品种。 | 甘露1号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萌芽整齐,芽头肥壮重实,生长势强,品种内含物丰富,绿茶适制性强。 | 适宜在西南茶区及相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推广,尤其适合芽茶产区大力推广应用。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 | 罗凡 | 13981808018 |
45 | 花生 | 天府33号 | 休眠性、抗倒性和耐旱性强,抗叶斑病,抗锈病 | 含油量56.52%,蛋白质含量24.91%,油酸含量75.30%,油酸亚油酸比值(O/L)13.45 | 中间型中熟大粒种。株型直立,连续开花。主茎高39.5厘米。百果重204.1克、百仁重83.5克,出仁率66.4%。 | 四川非青枯病区域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夏友霖 | 13547563699 |
46 | 中药材 | 川丹2号 | 对丹参常见病虫害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缺铁病等表现为低感。 | 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总量0.262%;丹酚酸B7.24%,比对照高24.4%。 | 出苗早、出苗率高、花期和生育期长、产量高、品质优 | 海拔400-1100米,土壤为紫色砂质中壤土。 | 四川农业大学,中江县万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益利源科技有限公司 | 向欣 | 13882437904 |
47 | 饲草 | 蜀草1号高粱-苏丹草杂交种 | 抗旱、耐热性、抗叶锈病、抗倒伏能力强 | 粗蛋白高、粗纤维低、酸性洗涤木质素低 | 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草量高、再生性强,具有粗蛋白高、粗纤维低、酸性洗涤木质素低,适口性好等特点 | 全国各地适宜高粱、苏丹草种植的地区均可种植。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朱永群 | 18081911789 |
48 | 牛 | 九龙牦牛 | 不涉及 | 4.5岁,肌肉粗蛋白19.2%,脂肪3.6%,153天产奶量350㎏,乳汁率7.25%; | 中心产区九龙县,属肉用高山型牦牛,现存栏14万头,其中能繁母牛6.3万头,种公牛1.4万头;4.5岁均重286㎏,屠宰率51.6%,净肉率40.5%;妊娠期270-285天,犊牛初生均重14.6㎏,断奶成活率80%以上。 | 九龙县异地换公、康定市、丹巴县、炉霍县、道孚县、雅江县 | 甘孜州畜牧站 | 毛进彬 | 18990482113 |
49 | 羊 | 南江黄羊 | 不涉及 | 一是肉质“好”。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二是品牌效应“靓”。南江黄羊已经获欧盟有机食品认证。 | 南江黄羊遗传性能稳定、生长速度快、繁殖力高、耐粗饲、肉品质好。 | 以南江县为核心,已推广到福建、广州等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 | 巴中市南江黄羊科学研究所 | 蒋康 | 15884955999 |
50 | 水产类 | 长吻鮠 | 不涉及 | 肉质细嫩肥美,无细刺和体鳞,富含脂肪,蛋白质含量为13.7%,脂肪为4.7%,含肉率83.1%。 | 长吻鮠,俗名江团,属鲶形目,鲿科,鮠属,背部暗灰,腹部色浅。底层鱼类,为长江流域大型名贵经济鱼类。 | 全国各主要水系均产,以长江水系为主。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肖玲娜 | 18200302052 |
【查看政策原文:关于推介发布四川省2023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