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书记 王宁在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上强调,我省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如果不加快发展,就会越来越落后。必须只争朝夕、拼搏奋进,千方百计把经济发展搞上去,加倍努力往前追赶,努力实现后来居上。要集中精力推动产业发展,要大抓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依托农业农村资源的二三产业,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业成为更有效益、更有奔头的产业。
一、云南“绿色食品牌”的发展沿革
(信息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制图:农小蜂)
(一)第一阶段:2018-2020年
“十三五”期间,2018-2020年云南“”绿色食品牌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重点产业驶入高速发展车道、绿色有机成为云南农业鲜明底色、品牌建设成为提质增效主抓手、龙头企业成为产业发展主力军、云南优质特色农产品广受市场追捧,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云南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云南“绿色食品牌”自2018年2月提出后,经过第1次至第4次“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指出总体目标、重点产业目标、发展思路及工作要求:
总体目标:力争3年初见成效、5至10年基本建成。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尽快形成国际竞争力,迅速占领行业制高点。
重点产业目标:瞄准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目标,全力打造3—5个千亿元级和几个600亿元级的重点产业,做大“绿色食品牌”产业体量。要抓住关键点,推动重点产业实现一是有机化,二是商品化,三是规模化,四是名牌化。
发展思路: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企业优势,加快推动各项工作。
工作要求:着力抓好创名牌、育龙头、抓有机、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6个方面工作,全力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崛起。
第9次会议:明确重点产业,突出有机化的工作要求到第一顺位。
会议提出:要通过持续努力,把我省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重点产业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彰显和突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魅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革命性转变。
工作要求调整为: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建平台、占市场、解难题,突出有机化的重要性。
第10次会议,强调要加强“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管理,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大力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取得新突破。
第11次会议,强调要紧盯重点产业项目,强化“一把手招商”,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云南绿色食品产业迅速崛起。
第12次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我省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让古茶树休养生息,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加快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
第14次会议,强调加强统筹协调,以品牌基地、专供基地、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加强“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确保产品落在品牌上、品牌落在企业上、企业落在基地上;要把发展数字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精心遴选、加强指导,迅速启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工作;
第15次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保粮食安全,以更大力度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推动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有力提升全省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水平。
第16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积极打造数字化农业示范点,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帮扶机制,锲而不舍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二)第二阶段:“十四五”期间
《云南省“十四五”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规划》中提出,“十四五”期间,云南将全力实施“一二三”行动,推进“一县一业”,聚焦种业、电商“两端”,深化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全面提升云南农业影响力和“云系”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农业。
2021年2月,第17次会议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题目好、机制好、成效好,充分发挥了我省特色优势,明确了云南农业的目标定位,推动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地各部门要锚定“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目标,全力推动“一二三”行动,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地持续做好“绿色食品牌”这篇大文章。
2021年7月,第18次会议强调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加快培育新型市场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要全力实施“一二三”行动,继续抓好试点示范,做好“一县一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持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二、绿色食品与“绿色食品牌”产业的关系
(一)什么是绿色食品?
中国绿色农业主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有机农业等个主要方面。这三种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按环境技术与质量标准来划分的。两者都有各自的生产标准。相对于无标准化要求的常规农业而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有机农业的生产成本与环境技术要求与生产成本渐次提高。
绿色食品是我国政府主推的一个认证农产品,而其AA级的生产标准基本上等同于有机农业标准。绿色食品是普通耕作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过渡的一种食品形式。有机食品是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
(二)什么是绿色食品产业?
2019年,第9次会议:省委、省政府明确“绿色食品品”重点产业后,给出了“绿色食品”产业分类建议。通过此建议提炼得出定义:
云南省绿色食品产业是符合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发展方向的优质种苗、种养殖、生产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仓储物流、交易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科研环保、设施设备制造。
结合2019年、2021年度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名单的对比:
2019年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是茶叶产业、花卉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坚果产业、中药材产业、肉牛等畜牧业;其他特色产业:南华县(野生菌)、鲁甸县(花椒)、耿马县(甘蔗)、陇川县(蚕桑)。
2021年度绿色食品重点产业是茶叶产业、花卉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坚果产业、中药材产业、畜牧产业;其他产业:南华县(野生菌)。
三、“绿色食品牌”产业链长制的核心指标
指标体系简介:基于云南省对绿色食品产业提出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目标,“自顶向下”构建数据指标体系,梳理出产业经济、产业发展、产业潜力、产业设施、产业可持续性5个一级指标,产业主体、要素价格、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等20个二级指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农业企业数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产品生产者价格、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综合产值等62个三级指标。
指标来源:农业产业部分指标主要来源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央一号文件》,《云南省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